先是门罗的离世,接着是她女儿被继父XQ的新闻披露,我还是蛮震惊的,因为门罗的小说里塑造的女性人物基本上都是具备自强自立特征的,但我又想起她笔下的人物,其中一个她女儿出走,和母亲断联的一篇小说,让我想起《洛丽塔》,还有一篇儿子也是似乎毫无征兆地离开父母,去过他信仰的另一种宗教观念的流浪式生活。
很多人问,发生这样的事,大家还会看门罗的作品吗?我想如果我在门罗的位置上,我并不认为我就不是大家所说的那个懦弱自私之人。我们总会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俯视他人的行为,特别是当有名人物有道德的败点时,或者比自己优秀的人出问题时,普通人更容易将自己放在道德的高山上,去指责他(她)所犯的低级错误,或者他(她)无法面对的现实。可是现实是什么?现实是每天生活的点点滴滴,当她和丈夫长期相处形成的生活习惯和情感的依赖,或许她已经意识到丈夫对女儿的觊觎,或许她也有助攻的作用,门罗的描写都很隐晦。
就像其中还有一篇,怀孕的母亲带着两个孩子和她喜欢的另一个男人生活在一起,好像就是女儿,被溺死在池塘里,当时弟弟是目睹了事情经过的,而母亲和继父可能是吸过毒,继父没去救女儿。后来男人还是离开了女人,女人找事做独自养活孩子们。这篇其实就有现实生活中难以释说的,我们或许谴责,或许嘲笑,或许同情这个女人,但这就是生活的本来面目啊。即使如此,门罗笔下的人物还是自强自立,当然,她们也有太多的无奈。
这种无奈,是说不尽道不完女性的困境。娜拉的出走,出走之后去哪儿?开始什么样的“新”生活?一直都是道难解的题。
我记得微信里老是推莫言的经典语录:“离婚并不可怕,无非就是离婚。真正可怕的是,结了婚发现自己离不起,只能在这场想逃又不能逃的婚姻里,耗尽一生!”这段话看似很有道理,什么叫离不起?可能是指经济方面的原因,离婚后的女性通过自己实现经济自由的难度太大。就是张爱玲说的,婚姻是对一个男人MY。对许多女性来说,结婚生子仍然是一条取得长久经济稳定的捷径。当然也有感情上的依赖,女性对男性心理上的依赖,就像我正在写的小说,我想写的是男性婚姻中对女性依赖而无法离开她。婚姻中的依赖男女双方都有,我并不赞成女性那种完全独立,对男性的仇视或贬低。我认为女性应该和男性之间有互动,我的观点是阴阳达到平衡,虽然有时带来的是伤害,但我们不都是吃一堑长一智,在失败中成长吗?
其实即使是经济的无法独立,也折射的是女性的自卑。似乎每段成年人的破碎感情里,都可以找出原生家庭童年的阴影,可是原生家庭,孩子们小时候怎么才能有一个美好幸福的开始?这是孩子无法决定的。然而我想到自己,我家的兄弟姐妹,大姐埋怨原生家庭的不好,可是依照我的观念,我家父母给我们创造的家庭算好的了。所以其实在于每个人自己心理的创伤如何去治愈,它并不是完全由原生家庭造成,有很大成分是关乎自己的执念。
冯唐的言论有时我会觉得过,但是他说婚姻当中遇上一个和自己好的男人,真的是运气。我们不要纠结太多,既然是运气,那就去碰一碰,说不定自己好运呢?古人说的天时地利人和,我认为婚姻中最重要的还是人和,如果你遇到一个与你和,与你合的人,那就比别人少了太多的烦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