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六部书,我想先骂一骂作者冶文彪,我觉得冶文彪绝对被爱情伤过,伤的还挺深,以至于他对爱情的怨气这么大,会这么见不得别人好,就连书里的人物都不愿放过。六部书里事关爱情的故事不少,只不过结局就没有善终的。董谦和侯琴之间的爱情,虽然饱受磨难、艰难困苦,看得人十分揪心。最后两人也终于在一起了,还有了一个女儿,夫妻和美。结果金兵一来,一家人都成了金兵刀下亡魂。还有犄角儿和阿念,他二人可以说是全书里爱情最美好的模样了,读第四部时我就开始为他二人担忧,会不会被冶文彪这个么得感情的作者写出个爱情悲剧来,读完第四部整部书,我的担忧都没有发生,真的让我松了口气,没想到我的担忧在全书的结尾还是他妈的发生了。爱情杀手冶文彪你说你记忆咋就他妈的这么好呢?都到他妈结尾了!你写了这么多人,你一个不小心将这两人忘记交代了多好,汴京的繁华景致和那么多有血有肉的人没了就已经足够让人伤心了,你咋就不能善良一点呢?
![](https://img.haomeiwen.com/i6315595/42404db0a0621339.jpg)
言归正传,前五部书了留下的悬念,在本部书里都一一解开,所有的故事也迎来了结局。这结局却不是故事的尾声,而是历史的结局,是朝代更迭的谢幕。前五部书从的“士商兵工农”五个方面都埋下了北宋王朝覆灭的伏笔,第一部中无论是朝廷重臣还是科考的读书人大多结党营私、攀附权贵、心胸狭窄、勾心斗角,而有识之士大多不得重用。第二部商人以利为重、互相陷害争斗,法令常常变更,有社会责任感的商人极少,物价不稳,整个商界也只是虚假繁荣。第三部军政废弛、军纪散漫,军饷常遭到克扣,为将者也只知牟利,战败也只会推卸责任,百万禁军一遇打战便做逃兵。第四部匠人们不去提高本领,只顾着自相残杀,都以为将竞争对手除掉自己就能出头。第五部朝廷只为充实国库,而不顾农民生死,官吏为了利益更是手段使尽。这样的北宋王朝也只是看似富强,其实根子里已经腐烂。第六部更是直接写官家的软弱无能,宋徽宗一手梅花天衍局,自以为是一记妙招,其实破绽百出,国家的兴旺只靠阴谋诡计怎么行?宋钦宗亲小人远贤臣,直接断送了整个国家。
《清明上河图密码》全书作者以悲悯的家国情怀,写出了王朝倾覆的悲剧,所以我能理解作者书写各人物的悲剧命运,不过理解是理解,到底还是为书中可爱的人意难平。
全书的诗词其实也是一个看点,各人以词言志或以词喻情多是人物形象的点睛之笔。书尾张择端一阙《清明上河图》是悼念亡国所作:
路断魂难断,水收泪难收。衰翁独向衰草,白发哭神州。落叶归心何处?故国凋残难认?夕阳落城头。秋风吹不尽,江山万里愁。
皇城灯,汴河柳,虹桥舟。八厢盛景,七十二店醉歌楼。十里御街锦绣,百万人家烟火。只道无时休。一霎风光尽,冷月照荒丘。
我想到了宋徽宗所作《燕山亭·北行见杏花》,亡国之君竟然只感慨自己悲惨身世:
裁翦冰绡,打叠数重,冷淡燕脂匀注。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愁苦。闲院落凄凉,几番春暮。凭寄离恨重重,这双燕,何曾会人言语。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无据。和梦也、有时不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