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人聚在一起看完了这部《盲山》,众人津津有味,提心吊胆,七嘴八舌。小姑做菜的时候还高喊着:“怎么样了?救出去了没有?”
这部影片镜头摇晃,情节曲折。太像纪录片,或故事片。难免有一些爸妈会拿它当作《今日说法》:“知道吗?!现在这些骗子呦,专骗你们这些大学生,没接触过社会,太容易上当受骗了!”
这令我想起了儿时一件事。有一次去姥姥家,暑假溽热难耐,遂出家门村边绿林中消暑。老妪二三,背心短裤,轻摇蒲扇,芝麻蒜皮,谈笑风生。小径渐现二人,男四五十,女二三十,状似夫妇,又如父女。女子憨傻,痴笑不止,蓬头垢面,随意解禁,人皆嫌恶。打趣逗笑,已至黄昏。
正当时,一农用三轮驶来,轰隆作响。女子追赶,矫捷如鹿,一跃而上。男子喝止不得,遂令司机停车(乃同村熟人也)。车行既止,递司机烟两棵,急拽女子肩膀。女子倔守,口中含混不清,似是“回家,回家”。男子气急,掴其耳光,强拖而去。
当时我似乎未曾意识到这位女子悲惨的处境,或者我意识到了,由于惊恐也不敢吭声。现在想来,若身为一个天真的孩童,尚且不敢上前帮忙,那对于长大的我,纯粹的善意和判断力已经变得模糊不清,如果再碰上这档子事,我还会做些什么呢?
现实中,拐卖妇女的例子并不在少数,即使是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黑暗此消彼长地在我们身边潜伏着,以各种不同的面貌。
片中,白雪梅在一次逃走之时,向一位樵夫问路,樵夫指路之后不消片刻,追截她的村人便又来询问白雪梅的去向。樵夫也如实相告,中庸的立场显露无疑。
一片唏嘘声中,我问三姑,要是你见到这种情况,你村里人甚至你亲戚问你人跑哪去了的话,你会告诉他吗?平时不靠谱的三姑斩钉截铁地说,我不会!我就是说了,也会指个相反方向的!
许多影评尖锐地指出,戛纳电影节的那个结局才是残酷的现实,我们国家的粉饰太平是多么的虚伪。
我希望你真的那么想,可我已经觉得此艺术意义已经比不上它的人文关怀了。请不要对这版有太多的苛刻。我们太需要这样的电影了。
电影的价值,就是唤醒其观众的愚昧,哪怕是一个的数量。
�-�L~��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