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阿德勒心理学(一)

阿德勒心理学(一)

作者: Sammuer | 来源:发表于2022-08-27 23:06 被阅读0次

    读完《被讨厌的勇气》和《幸福的勇气》之后,有种三观被重构的感觉。我就像那个愤懑不平的年轻人,一个劲的跟哲人争辩,却最后败下阵来。

    有很多观点是振聋发聩的。此处做了一些摘录:

    1、世界并不复杂,只是我们不纯粹。

    2、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不乏有人为了 肯定“现在”而去肯定不幸的“过去”。 你的人生取决于当下。无论之前的人生发生过什么,都对今后的人生如何度过没有影响。决定自己人生的是活在此时此刻的你自己。

    3、你的不幸,皆是自己选择的。你认为不幸对你自身而言是一种善。人们常常下定决心不改变。因为缺乏“获得幸福的勇气”。而让其树立向前迈进的勇气,可以采用“鼓励”的方法。

    4、人的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幸福也是。如果在人际关系中存在“竞争”,那人就不可能摆脱人际关系带来的烦恼,也就不可能摆脱不幸。

    5、健全的自卑感不是来自与别人的比较,而是来自与“理想的自己”的比较。无论是追求优越性还是自卑感,都不是病态,而"是一种能够促进健康、正常的努力和成长的刺激。只要处理得当,自卑感也可以成为努力和成长的催化剂。

    6、而自卑情结是指把自己的自卑感当作某种借口使用的状态。具体就像“我因为学历低所以无法成功”或者“我因为长得不漂亮·所以结不了婚”之类的想法。像这样在日常生活中大肆宣扬“因为有A所以才做不到B”这样的理论,这已经超出了自卑感的范畴,它是一种自卑情结。

    7、如果真正地拥有自信,就不会自大。正因为有强烈的自卑感才会骄傲自大,那其实是想要故意炫耀自己很优秀。担心如果不那么做的话,就会得不到周围的认可。这完全是一种优越情结。

    8、竞争的可怕之处就在于此。即便不是败者、即便一直立于不败之地,处于竞争之中的人也会一刻不得安心、不想成为败者。而为了不成为败者就必须一直获胜、不能相信他人。之所以有很多人虽然取得了社会性的成功,但却感觉不到幸福,就是因为他们活在竞争之中。因为他们眼中的世界是敌人遍布的危险所在。

    9、原本主张的对错与胜负毫无关系。如果你认为自己正确的话,那么无论对方持什么意见都应该无所谓。但是,很多人都会陷入权力之争,试图让对方屈服。正因为如此,才会认为“承认自己的错误”就等于“承认失败”。

    10、阿德勒心理学否定寻求他人的认可。根本没必要被别人认可,也不要去寻求认可。我们没必要去满足别人的期待。如果一味寻求别人的认可、在意别人的评价,那最终就会活在别人的人生中。为了满足别人的期望而活以及把自己的人生托付给别人,这是一种对自己撒谎也不断对周围人撒谎的生活方式。

    11、阿德勒严厉批判这种赏罚式的教育。在赏罚式教育之下会产生这样一种错误的生活方式,那就是“如果没人表扬,我就不去做好事”或者是“如果没人惩罚,我也做坏事”。是先有了希望获得表扬这个目的,所以才去捡垃圾。并且,如果不能够得到任何人的表扬,那就会很愤慨或者是下决心再也不做这样的事情。很明显,这是一种不正常的想法。

    12、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只要能够进行课题分离,人际关系就会发生巨大改变。

    13、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毫不在意别人的评价、不害怕被别人讨厌、不追求被他人认可,如果不付出以上这些代价,那就无法贯彻自己的生活方式,也就是不能获得自由。

    14、没有任何理由不可以过自己喜欢的人生。

    15、归属感不是生来就有的东西,要靠自己的手去获得。

    16、人怎样才能够获得“勇气”?阿德勒的见解是:人只有在能够感觉自己有价值的时候才可以获得勇气。

    17、请不要用“行为”标准而是用“存在”标准去看待他人;不要用他人“做了什么”去判断,而应对其存在本身表示喜悦和感谢。

    18、如果你与某人建立起了纵向关系,那你就会不自觉地从“纵向”去把握所有的人际关系。

    19、请赐予我平静,去接受我无法改变的:给予我勇气,去改变我能改变的;赐我智慧,分辨这两者的区别。

    20、对人而言,最大的不幸就是不喜欢自己。

    21、无论是希望特别优秀还是希望特别差劲,其目的都一样引起他人的关注、脱离“普通”状态、成为“特别的存在”。这就是他们的目的。

    22、没有目标也无妨。认真过好“此时此刻”,这本身就是跳舞。不要把人生弄得太深刻。请不要把认真和深刻混为一谈。人生很简单,并不是什么深刻的事情。如果认真过好了每一个刹那,就没有什么必要令其过于深刻。并且还要记住一点。站在现实性角度的时候,人生总是处于完结状态。

    23、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人为了什么而活?当有人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阿德勒的回答是:“并不存在普遍性的人生意义,人生意义是自己赋予自己的。”

    24、无论你过着怎样的刹那,即使有人讨厌你,只要没有迷失“他者贡献”这颗引导之星,那么你就不会迷失,而且做什么都可以。即使被讨厌自己的人讨厌着也可以自由地生活。

    25、现实性的人生就是这样。我自己无论怎样回顾之前的人生也,无法解释自己为什么会走到“此时此刻”。

    26、一个人的力量很大”。不!应该说是“我的力量无穷大”。

    27、  所谓尊重就是“实事求是地看待一个人”

    28、 关于记忆,请你这样想。人会从过去发生的庞大事件系统中只选择符合现在“目的”的事件并赋予其意义,继而当作自己的记忆。反过来说就是不符合现在“目的”的事件会被抹掉。

    29、 我要介绍一段康德的话。关于自立,他是这么说的:“人处于未成年状态不在于缺乏理智,而在于没有他人的教导就缺乏运用自己理智的决心和勇气。也就是说,人处于未成年状态是自己的责任。”

    30、 破坏规则就会受到严厉惩罚,遵守规则就会被大加赞扬。并且,后者还会被认可。也就是说,人们并不是支持领导的人格或思想信条,顺从的目的只是为了“获得表扬”或者“不被批评”。 如此,共同体就会被以褒奖为目标的竞争原理所支配。 而所谓竞争对手也就是“敌人”。不久,孩子们就会形成“他人都是敌人”或者“人人都在找机会陷害我,绝不可大意”之类的生活方式(世界观)。

    31、 为了防止这种事态发生,组织必须贯彻既无赏罚又无竞争的真正的民主。请一定记住:企图通过赏罚操纵别人的教育是最背离民主的态度。

    32、 孤独只存在于“关系”之中。

    33、 在分工社会中, “利己”发展到极致就会导致“利他”的结果。

    34、 关于分工,阿德勒这么说, “人的价值由如何完成共同体中自己被分配的分工任务来决定。”。也就是说,决定人价值的不是“从事什么样的工作”,而是“以什么样的态度致力”于自己的工作。

    35、 最危险的就是提出何为善何为恶之类并不明朗的“正义”。醉心于正义的人无法认同异于自己的价值观,最终往往会发展为“正义的干涉”。而这种干涉的结果就是自由被剥夺、整齐划一的乏味社会。你从事什么工作都可以,而别人从事什么工作也都没有关系。 小到普通人之间的口角大至国家间的战争,一切纷争都源于“我的正义”的冲突。“正义”会随着时代、环境或立场而发生变化,哪里都不存在唯一的正义和唯一的答案。过于相信“正确”是一种危险。

    36、 原则上说来,通过工作获得认同的是你的“功能”,而不是“你”。如果有一个“功能”更好的人出现,周围的人就会转向他。这就是市场原理、竞争原理。结果,你总是无法摆脱竞争旋涡,也不可能获得真正的归属感。 我们如果仅仅是投身于工作的话,根本无法获得幸福。

    37、 人类并非只有在遇到考试、就职或结婚之类具有象征意义的人生大事的时候才需要面对考验及决断。对于我们来说,平凡的日常生活也是一种,考验,在“此时此刻”的日常中也需要做出许许多多的重大决断。逃避这些考验的人根本无法获得真正的幸福。

    38、 的确,获得他人的爱很难。但是,“爱他人”更是难上好几倍的课题。 爱是自立,是成熟。正因为如此,爱非常困难。

    39、 爱是你的课题,但是,对方如何回应你的爱,那是他人的课题,你根本无法掌控。你能做的唯有分离课题,自己先去爱。 弗洛姆说: “爱某个人并非单单出于激烈感情,这是一种决心、决断、约定。” 爱是一种信念行为,只有一点点信念的人就只能爱一点点。

    40、 我们绝不可以成为命运的仆人,必须做命运的主人。不是去追求命中注定的人,而是建立起可以称得上命运的关系。

    41、 只想“轻松”或者“快乐”地活着的人即使能够得到短暂的快乐,也无法获得真正的幸福。我们只有通过爱他人才能从自我中,心性中解放出来,只有通过爱他人才能实现自立。并且,只有通过爱他人才能找到共同体感觉。

    42、 创造这种未来的是你,不要迷茫。看不清未来,这说明未来有无限可能。正因为我们看不清未来,所以才能成为命运的主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阿德勒心理学(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fifn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