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把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快看齐了,上回看的是《麦克白》,表演系研究生排演的,那天下大雨,和朋友穿过东棉花胡同,鞋子已经湿透,来到剧场的人群中,有躲雨的人,但更多是来戏的。这次天气大好风和日丽,赶来看《奥赛罗》。经典的剧目再次尽收眼底,在进场前,负责宣传的同学问我看《奥赛罗》的演出单吗,我随口就说“好呀”随手拿到演出单,好高兴,但那位同学接着说,需要交10元。顿时汗颜,那还是不要了,没想到这时认识的小制作人就是负责此次活动的人员,没看见她从哪里钻了出来,一把从那同学的手里夺过节目单,说“师哥要的,也敢收钱”,心中顿时窃喜呀,好懂事的孩子。
进入剧场,已经有同学帮忙占好了座位,心中有时一阵窃喜,好愉快呀!在从舞台边经过的时候,比较高兴,差点乐极生悲,由于舞台前区是个小水池,我没注意还以为是个玻璃台子,也是因为光线不好一只脚抬起跨向水池,在即将迈入水中的时候方才注意到这是个水池,这才把脚悬在半空,停顿片刻,保持住了平衡才赶紧收回脚,不禁一身冷汗。
心有余悸的坐在了座位等地演出的开演。舞台上没有任何物品,干净的只剩下舞台本身,舞台的前区位置是一个水池,大概有两米多宽,长度和舞台的一边大小,整个舞台是一个倾斜的台面。整体的舞台造型所表现的像一个港湾,或是一个渡口,非常具有象征的意味。
《奥赛罗》是一个悲剧,一个充满悔恨的悲伤的故事。记得第一次看《奥赛罗》时是在大二。那时候借来剧本,独自一人坐在图书馆的自习室,翻看着剧本,没有人打扰,时光在阅读的情节中流走,看完后当时只是觉得奥赛罗的愚蠢,苔丝梦娜的可惜,雅戈的卑鄙,卡西欧的直率,心中觉得十分憋屈,对于英雄的失策和美人的失贞,就是一瞬间的事情,但对于观者而言,内心都不愿看见,觉得这一切太过刺激和残忍,但在现实中的那种事情不是刺激而又残忍的呢,又有什么东西可以躲过现实的雕琢。当时主要在品读莎翁的经典,匆匆看过,没想多现如今会有机会亲临现场,正式的观看《奥赛罗》的演出,这一切好像如梦幻般的神奇。时隔大约有5年,再次感叹时间的变换。
九江与北京在地点的之间的转换,本科与研究生在学历上的提高,剧本与演出在呈现形式上的不同,自己的年龄在这转换间,在提高中,在不同时,随之而长大。过去与现在像是一根线上的珠子,被穿在了一起,虽然每一个珠子和下一个珠子好像没有什么区别,但是珠子和珠子之间的变化,早在没有察觉中物换星移。
再说回来,奥赛罗是一位英雄,他有勇有谋,慷慨大方,对爱情是像火一样的热烈,对他的爱人倾注了他的真心。但他的战功卓越,他的威严不可一世,他融合了所有故事中英雄的特点。但是他也像很多悲剧中的主主人公一样,难逃命运的罪责。
如果说哈姆雷特的悲剧是王子的犹豫,麦克白的悲剧是英雄对于权力的向往,李尔王的悲剧是老王被权位所蔽,而奥赛罗的悲剧就是轻信谗言,被小人所害。
奥赛罗是一个悲剧的主人公,而我认为,最大的不幸是他的爱人,苔丝梦娜。她全剧中最可爱的人物,最单纯的心灵,与她洁白的肌肤一样美丽,她的灵魂好似碧透的琉璃,看不见一丝瑕疵,她对于爱的执着,是那样的无怨无悔,即使在死亡的前夕,她对丈夫的爱也不曾变过,她感觉的只有无奈与凄怆,即使在天堂当她的丈夫在下地狱前祈求她为他宽恕之时,我相信苔丝梦娜也会不计前嫌,她的爱是发自灵魂深处的爱,是纯美且有冰清玉洁的,她相信爱情的伟大,相信世间的美好,相信人们之间的友爱,相信这世界只有天堂的彼岸,而无炼狱的囚笼。
美丽的天使在世间的生命总是短暂的,稍作片刻,他们又将回归那天国的家乡。好像不少文学作品中那纯洁人物形象,犹如处子般单纯的人儿,都不会久留与世间,好像他们来到这里这是为了看看人间究竟有怎样的冷暖的故事,看后满足,便匆匆回去,留给凡夫俗子的我们何以名状的哀伤,又使多少文人墨客老泪纵横,又使多少谈起曾经过往万千此事的人心碎情伤。
演出结束后,总的来说这次《奥赛罗》舞台演出的形式,以简洁的风格,突出的舞台造型,配以简单而又赋有意味的灯光设计和动人心扉的音效打动了在场的观众,演出是一次穿梭于经典中的旅行,观者们跟随人物的脚步游历于他们的世界,随他们的心绪或喜或悲,在演出结束之后,对于没有声音的震撼,依然久久不能忘记。最后强调一点,导演处理的水池,极具特色,耐人寻味,它将人物的内心如潮水般的涌动直观表达的淋漓极致,水的意象层次繁多,在《奥赛罗》的演出中更具有非凡的意义。
�u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