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23

作者: 海上扁舟 | 来源:发表于2020-03-23 17:25 被阅读0次

    再读《范进中举》有所思

    初读《范进中举》应该是在青年时候了。那时读它基本上是按照注释和译文在读。后来又读过很多遍。也同样是按照专家们的指点在认为:范进是一个深受科举制度迫害扭曲的形象,科举是吃人的制度。这种观念至少在我的心里存在了三十多年,总觉得范进是一个可怜更可悲的形象。于是,每一次读过后都在赞叹专家解读的精妙。

    最近在教学中看到愈来愈多的学生“挣脱了封建名利枷锁”的束缚,得意忘形于各自的逍遥中,把老师的叮咛,甚至把老师都不屑一顾的时候,再重读这篇近代名著竟发生了完全不同的体会与感概。

    吴敬梓先生笔下的范进,应该是一个清朝进入鼎盛时期,皇权已经完全稳固的年代的人物。这时虽然几千年的封建统治在中华大地将近尾声,但当时大清国内的阶级分化已经全面完成并已固化。社会各阶层剥削与被剥削,奴役与被奴役已经定格。皇家唯一留下的允许发生阶级变迁的通道就是“科举”。并且这通道只要你自己不放弃就永远不会对你封闭。

    范进生逢其时,又恰巧他出生在一个应是永远被剥削、被奴役的阶层,他该怎么办?

    是的,范进不是英雄。他不能像近代史学家们交口称颂的陈胜、吴广一样,敢辍耕陇上发出“苟富贵,毋相忘”的豪言,更不能扯旗造反,推翻一个旧世界。

    他只能沿着那条他早就发现的不是一般人可以共同攀登的唯一通天险道,从而不顾生死地向上奋力登攀。在几十年的攀登过程中,他忍受了无数乡人的白眼,忍受了无数亲人的唾弃。忍受了时间白白流逝而毫无成效,忍受了无尽的饥寒交迫地折磨。

    那天,他终于成功了。他被成功的喜悦冲昏了头脑,他疯了,他是被一口痰憋疯的。这口痰我觉得不好究寻它的来源,反正就只是一口痰,好在他吐出了这口痰。于是,他华美地完成了自己从小就设定的人生蜕变。

    如果一个人一生怎么都无法找到一口可以憋疯自己的痰,更谈不上吐出这么一口痰来完成自己的人生蜕变的时候是不是会有更令自己疯狂的感觉呢?

    是的,范进不是英雄。但他起码不像鲁迅先生笔下的孔乙己。孔乙己也许曾经也努力过,但他不能坚持不懈,最后来完成自己的华丽转身。于是,他终于在同阶级的人的无情的嘲笑声中,无声无息地永远地消失了。他唯一留下的仅仅是一笔在粉板上酒店老板怎么也不甘心擦去的欠下的微不足道的酒钱账目。

    �是的,范进不是英雄。但他至少不像啊 Q 。虽然身处社会最底层,却懒惰、无赖成性。成天想着天上掉馅饼的美事。每当受到不公(权且叫不公吧)都只能用一句不敢被人听见的自封“老子”来排解不忿。其实他真的很想当“老子”,但却又决不愿意为自己当上“老子”而作出半分努力。最后只能落得个被砍下头颅依然毫无一人关注的悲惨结局。

    是的,范进不是英雄。他也许并不值得称道。但他明白自己的能力,他也能把握自己前进的方向,他在追求理想和信仰的道路上毫不动摇,所以他取得了个人的成功。

    人们说他是八股的受害者,其实想想很正常。多少为封建皇朝服务的人难道我们能要求他们树立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他们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当时的道德标准下以使自己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而努力不懈怎么就不应该得到我们的认同和赞美呢?那么多人被后世标榜为名士、贤臣,而独把范进说成疯子,无非是某些人嫉妒范进能使自己从一介愚民突变成士人不忿而已。

    我有时会对孩子们(因为我面对的学生大多是农民工子弟)说:努力吧!自觉提高你们的社会地位是你们应有的权利,留给你们改变自己命运的通道和机会并不是很多。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20-03-2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fowy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