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阴阳,许多东西需要看书后才能更好的理解,但是理解书需要一定的知识和古代文化的东西。所以不要着急,问知道的朋友,平时留意一下,联想一下,很多都可以通的。学这个东西联想很重要,会关联,要学会面面俱到。
阴阳的临床的东西,涉及临床就是要明白阴阳怎么在人体体现的。四季,不是简单的自然知识,在人这里,就有很好的对应。
说到春天,很自然,内经做了联系了,春天与东方联系起来了,而东生风,风在地为木,木对应了人的肝,所以,提到春天,自然想到了人的肝脏,想到东方,春-东-肝-木,就是一个联系,表现了阳气生发的状态。如果我们说那个人清阳不升,那么就可以考虑了肝是否不得生发,被郁了吗,还是水不行了,无法让木升起来,这个在临床见最多了。
那么夏天,自然就对应了火热的南方,南方火啊,心火心火,所以,在南方这个体系里,对应了夏-南-心-火。代表了阳气的长的过程。我们在夏天,或者平时,模一个人的脉,总是洪大的,我们就知道,这个人的状态是一个夏天的状态,我们就关心他的心,是否有些问题,这些是一般的联系,当然不是绝对的。
秋天,自然对应了金-肺-西,这是一个收重的季节,偏冷,我们很多电影为了突出冷色调,都会用金属作为主题。金对应了人的肺,行秋收之令,所以,到了秋天,阳气回收,都是肺金的作用,就是秋天的季节。所以,秋-肺-金-西对应。
冬天,自然对应了北方,北方之水,对应了我们人体的肾,主要发挥了阳藏的功能,并对第二次的循环做准备。所以,冬-肾-北-水,成了它的体系。
那么土怎么对应呢,有两种说法,一种说,土放在西南的地方。一种说放到中央,中土以让万物运化,都说得通,因为土我们说是湿土,刚好落在了6-7月份雨季之后,秋燥之前。而中土脾胃又是人阴阳运化的舞台,所以说中央也可以理解。
所以,学这个的时候,面前就要画个图,标东南西北,标春夏秋冬,画一个圆圈,把北东西南标出来,然后写上东是什么脏、五行之中的什么东西,长夏对应土是一种方法,但是通常放在圆圈的中间。以后在看病的时候,就想,他的病到底落在哪个区里, 就很容易想到了用药的方法。
以后说肝有问题,你就会马上想到东方的木去。木是什么生啊?哦,水生木,什么克木啊,哦,金。所以,肝一有问题,我们首先会联想到至少三个方面:一、肝本身;二、肾水寒,不能生木;三、肺气太过,克木了。这就是看病下手的方法之一。知道夏天热,为了让生命循环不以,所以,夏天到了极点,就要收,让它进入秋天冬天。秋天,自然对应了金-肺-西,这是一个收重的季节,收重,其实就是阳收阳降的一个过程。
夏天是对应洪脉;就用对应关系啊。五行对应的五情是什么呢?喜、怒、思、悲、恐。思胜恐,胜就是克吗?是,但克要很好的理解,不是去压倒它,而是制约它,让它发挥更好的作用。
思对应土,恐对应水,我们说土克水,就是土让水发挥作用,而不是土把水给灭了。其他的自己对应啊。忧伤肺,喜胜忧。喜对应火,忧对应金,火克金。这些是一般说法,不一定很绝对的,忧愁了,就是肺了,那么我们就用火来刑它,那就是喜了啊。需要具体了解五行各对应关系,大家回去读《五运行大论篇第六十七》。
用一个临床的例子说一下,四时阴阳,春夏秋冬、白天黑夜,这些都是自然正常运化的,而人遵循了这个东西,就健康了,如果违反了,就可能是病变。比如发现一个高热的病人,摸他的脉,很大,很散,一看季节,都秋冬季节了,就要想想,是不是阳气没有收好,他的秋天的功能没有很好的运行。这个时候,就可以考虑收重之方,白虎汤。
天天看内经,到底用什么的心态去看?要理解,用体会的方式,用感受的方式,而不是用死记的方法。除了具备必要的古文知识外,最重要的需要理解。更好的认识阴阳,需要不断的读书,以及在临床中的观察。
内经讲天人合一,是不是人象自然一样,到夏天就是暑病,秋天就是燥病,这就是太过死板的理解了。相通,是在理上的相通,是象上的一致,而不是古板的对应。
阴阳如何与五脏联系起来,五脏如何去认识,这个内经反复都说,内经的篇章都是联系的,所以,整体看才有味道。就拿《灵兰秘典》来说说。《灵兰秘典》用社会的现象描述了脏腑的功能。生命的运化机制,往往有很多相通的地方。一个国家的建立、发展和消亡,也可以说对应了阴阳的生长收藏的过程,那么作为类比,一个国家的某些功能,就可以很好的理解了人各种体系的功用。这就是我们说的天人合一的表现。
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
先说心,《灵兰秘典》说了,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中医讲的五脏,不能简单的去对应现在的解剖学上的物体,而是作为一个体系。一说心,要想到心的那个体系中去,而不仅仅是心脏。他将心看做君主,主神明。心属火,很容易想到,为了去认识外界的东西,去明白身边的现象,需要光明去照耀,才能看清楚。
一个国家的国王,就是要有一个明君,而不是昏君。具有一颗光明的心,那么对应了这个心,就具备了这个神明的功能,如果君主明,国家就安,如果不明,那么国家机构就腐败无能,暗无天日;对应人就会暗淡无神。所以,他说:故主明则下安。
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
常说肺朝百脉,用手太阴之气口的脉去诊断疾病,由此可以知道,肺与人体全身都有联系,管理着这个机制运行,也制约着全身,就象一个制定法律制度的官员,又象一个管家的总理,古时候,称总理为宰相。肺,也就表现了这个功能。
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
一个保家卫国,需要一个大将,真正的大将需要智勇双全,而不是一个只有蛮力的武夫,为了体现人的生发之机,激发斗志,所以,肝,起了一个将军的功能,上阵杀敌,就是需要人的精神焕发、神武英勇,这就是肝这个将军之官的功能了。
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
那么有了将军,他们的权力都很大,很多将军在外可以不受君令,为了保证将军的行为的正确,所以,这就需要一个军师的角色,在将军神勇的下面,多加指点,如果要发挥很好的战斗力,就需要他们很好的配合,肝胆相照。中正,就是一个判断时势、决断计谋、还有衡量所有行动是否合乎中,合乎正。
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
膻中,大概是心窝的地方,最贴近心的地方,所以,很容易知道我们想什么,为什么喜、为什么忧,听到心窝的话,哈哈。那么,就有点象皇帝身边的并与皇帝很熟悉的人,他们经常扮演传递皇帝信息的角色,所以作为臣使,传递心君的喜怒。
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
脾胃,就是我们说的主管粮食的官员了,不仅要保证粮食的收藏,还要主管粮食的调配,将营养往各个地方输送,要密切关注各个地方的粮食短缺情况,如果粮食不够了,就发出指令,需要开饭啦。哈哈
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
大肠,很显然,经过脾胃的运输,消化,那么生产的垃圾,就需要清理出去,我们的清洁部门,就要把生产的垃圾拉走或者处理,成为其他有用的东西,这个角色也是非常关键的,也是人最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我们如果不及时清理垃圾,不及时疏通管道,问题比去创造、去发展更严重,因为这是一个推陈出新的过程,如果陈没有出去,制造新的都没地方放了。
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
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