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过好几次培训,也参与组织过好几次培训。每次培训结束,主办方无一例外地布置培训作业,一般都要求提交学习心得。
好比学校组织一次学生活动,无论是参观某个故居纪念馆,还是开展野炊远足,还是观看爱国主义电影,写心得或感想类作文就是活动的标配。
未曾考证要求写心得到底是谁学习了谁,总之学习心得成了百度搜索里的热门词。大家大多从网上找个模板或参考范文,修改一些学习研修的内容,谈一些感受,就交差了事。凭心而论,此类心得,大多趁学习研修余温,也还基本做到“我笔写我心”。
我也是如此,参加培训或研修写下过一些心得,有几篇还得到领导同事们的称赞。但大多过一段时间,余温散去,就由“心动、冲动”变为“一动也不动”了。尤其是培训类心得,甚至比不得学生的观后感,起码学生观后感有老师修改指导。
今年暑假,去福建教育学院学习十天,一些专家的讲座很受启示,准备抽空整理出来。偶见一位老师在朋友圈分享学校新制作下发的研修手册,其扉页校长寄语中提及了福建教育学院培训时的一些理念和做法。原来该校长系我福建教育学院培训时的同伴,他在设计教师新学年的研修手册时,就从本次培训学习中汲取精华,把有价值的,能与本校实际相结合的理念做法安排在学校研修活动中,用以提升研修的价值。
为他点赞,用个人的学习带动团队的学习,用专家的智慧启迪教师的智慧,让扁平化的学习心得立体化,让培训学习的价值更大化。
虽不能说写个校长寄语就代表在实践,但至少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实践才是最好的研修心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