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交往时间只有一周时间,但同学们的情义还是很浓厚的,也正因为是同学的原因,彼此间没有违和感,心里距离也比较近。这种群策群力、共同商量、贡献智慧的氛围还着实让人感动。同学们商量来个“三句半”吧,把从入学开始的经历写得有意思点。这个书写的任务“鬼使神差”的落在了我的头上,当时也年轻,愿意“显摆”,于是便奋笔疾书起来,说来也怪,“三句半”在脑海里源源不断地涌了出来,落在笔端、迅速成文,大家七嘴八舌修改之后,由专人负责打印去了。
三个女人一台戏,我们组有8名女生。女同学们更是热情高涨,小鸟儿般的叽叽喳喳,寻思着编排个舞蹈或者朗诵(有同学有现成的文稿),这样全组人都能上去展示一下。在商量的过程中,强先生直截了当插话道:“我跳不了舞啊,我腿不一边长,一个一米六,一个一米七,站都站不稳,更别说跳舞了。”大家哄堂大笑,“我可以帮大家准备点朗诵需要的红夹子,别的我就干不了了!”他接着说。后来,三组的节目就定为三句半和朗诵了。
话分两头,再说四组的“红毛裤”。他属于热心肠,回到单位迅速发动关系,很快就借来了“三句半”所需要的服装、锣鼓家什等道具。同时也没忘记“约定”,带回了一箱啤酒,火腿肠、花生米以及各种包装的小吃,这些东西对于封闭一周的我们而言,那就是“珍馐美味”啊!正当“红毛裤”兴冲冲的回来,搬酒菜进电梯的时候,却被培训主办方的一个大哥发现了,正色训斥道:“培训怎么能喝酒呢?这是违反纪律,要扣分的。”“红毛裤”为了给主办方大哥面子,假装“屁滚尿流”地又将酒菜又原封不动地搬回到了车里。当时的气温,零下二十几度啊,可想而知,啤酒后来的状况了。
第二天,正式演出。四个组都使出了全部的力气,拿出了看家的本事。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竭尽所能的展示。我们组的“三句半”演员表演滑稽有趣,起到了搞笑的效果,朗诵也获得了成功。演出结束,八个穿西装的男生在舞台的边缘坐下,右腿一顺水盘起,搭在坐腿上,照了一张“男生全家福”。这张相片现在翻起,还是记忆满满,看到那时候的我们,真是年轻啊!(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