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嘴的乐趣 杨乐生(四川)
好吃的最高境界,不在于菜品的高档,也不在于食物的珍稀,而在于偷嘴。
无论儿时还是成人后,偷嘴的回忆总是难忘的,总是有趣的。好吃嘴讲境界,这并非故弄玄虚。百度解释好吃嘴是特别喜欢吃,我觉得不全面,还应补一句,特别会吃。俗话说好吃嘴,书面语却尊为美食家。
儿时缺少糕点,每每蒸饭滤米时,我总缠着外婆捏个饭砣砣。别小巧这倒生不熟的夹生米,年长些的幺舅是求不到的,这是我的“专利”。刚从米锅滤出的此物,经外婆随手一捏,递到我小手中还微微发烫。但烫也不能丟手,那诱人的米香,那略带粘牙的感受,简直妙不可言。幺舅在一旁馋的不行,哀求外甥,分一点点吧。有时饭砣砣凉了,还可放在柴火灶门烤。烤后的饭砣砣外观带黄,又是另一种香味。看我香的洋洋自得的样子,外婆也忍不住来一句,我尝尝!
难遇的打牙祭之时,更是偷嘴的绝佳机会。趁大人不注意,钻进灶门间(厨房),这时,外婆刚好将煮熟的猪肉(那时全是粮食猪)从锅里捞出,放在菜板上切成片回锅。我悄悄地夺过刚切下的肉片,趁热塞进口中。半肥瘦的连皮肉片,皮脆瘦肉香肥肉腻,小嘴角直冒油。肉在口中肥瘦搅拌,舌苔口腔香味弥漫,味蕾绽放,久久舍不得下咽。不知为什么,这白味的肉,比回锅后加了调料的还好吃。一片不够,又贪婪地再而三,直到外婆佯怒赶我方才罢休。
待香喷喷的回锅肉端上桌,我却食欲全无。
成人后,已是一家之长,在家中不存在偷嘴之趣,但仍有机会偷嘴。比如,在朋友家作客,主人还在忙厨,桌上有盘刚切好还在冒热气的香肠。见之肥瘦相间,瘦肉鲜红,肥肉透亮,嘴中一句,“这香肠做的好!我尝尝。”话未说完,手已伸向盘中。“偷袭”成功,连克三片。感受:带烫的香肠就是比凉后香!比凉后好吃!
在饭店等友人进餐也是件苦恼事。许多朋友时间观念差(尤其带点长字家字的),桌上美食上齐,却不便动筷。汤汤水水的炒菜、烧菜不好下手,就瞄准酥花生、卤菜类。不便动筷,咱就动手还不行。两三颗花生米进嘴,顿时酥香四溢,唾液弥漫。
偷嘴为何妙不可言,窃以为,偷嘴时正值饥肠辘辘,所谓饥不择食就是此理。肚子闹饱了,谁还有兴趣偷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