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八十年代读中专时,常与同室好友聊天,天南海北的闲扯。那时候,我们正当十七八岁的青涩年龄,社会上物质贫乏,生活非常清贫,上班族的孩子算是有钱人,像我来自山区农村的,真的是饭都不能吃饱,食堂里需要菜票买菜,饭票买饭与馒头包子,爸妈需要提前用自家的稻米去找人换成粮票,到学校总务科,再把粮票换成饭票。
有少数同学爱打麻将,钱、烟、饭菜票,都能当赌注。每个省都有自己的粮票,还有全国粮票。毕业前夕,我还剩下一些粮票,送给了下一届的某位老乡。
有一次,聊到我们同学之间,为何能够相聚到一所学校读书,那叫缘分。再聊到,为何会有“我”的降生?那更是我父母的缘分。生活中遇到的所有人、事、物,都是有前因后果的,是由一连串因素影响并决定的结果,佛家称为因果,也就是俗话说的缘分。在特定的时间(这个时间是唯一的,不会重复出现的),特定的地点,碰到特定的随机的人、事、物,可能产生某些故事,也可能擦肩而过。
细想一下,我们每个人,都在特定的时空之下出生了,然后融入身边的环境,长大,工作,在另一个特定的时空,成家,生子,奋斗,生、老、病、死,不停的循环,于是,构成了国家、世界,谱写了历史。
哲学上的三个最重要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其实就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只是读书那时候无知而懵懂,人生反正只能走一趟,要么用功点去创造成功,要么悠闲点去体念一生,要么如普通人一样去度过一生。
许多人后悔,我怎么找了个这么差的配偶呢?我怎么比不上他成功呢?我孩子小时候怎么不用这么好的教育方式呢?
也许,我当时不那么做,现在的结果就不同。往往需要经历过一些错误,我们才能明白什么是正确的,但过去了的肯定无法挽回,那么我们只能向前看,把昨天抛在身后,期待明天会更加精彩,同时,脚踏实地的度过今天,活在当下。
当年聊这个话题时,非常的激动,仿佛自己发现了新的定律。如今回头去看,三十年前的那时候,生活充满激情,拥有许多变数,年轻真好!
假想再过三十年,老年的我又会如何评价现在自己的所作所为呢?
所以,佛家劝人为善,修行累积功德,好人一生平安。道家看破红尘,性命双修,是出世的。儒家劝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入世的。还有诸子百家,各有其系统,无一不是要人们建功立业,造福于人类社会的。
吸引力法则是真理,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今天,是伟人毛主席的诞生日,韶山冲沸腾了,怀念毛主席时代的人们沸腾了,也许多数年轻人看不懂,追星族更看不懂。
也许明天会更好,只要你今天付出了更多,像日月星辰一样的运行在正轨上,按正常速度前行即可,不慢不快,不恼不忧,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仿佛明白了,为什么佛祖说,因果轮回,可能指肉身虽没了,但是他的精神永留人间,佛光普照大地,轮回永无尽时。也就是孔子的道统,永留于人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