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7692412/89e516072baccfcf.jpg)
八十年代,一个农民如果能去上一趟县城,回到村里他能炫耀上三年五载;八十年代,一个农民如果能去上一趟比县城还大的任何一个城市,回到村里他能炫耀上一辈子。
老蔫是村里面最不起眼的人,年过半百,单身一人,光棍一个,贫苦之至。本来他就沉默寡言,再加上日子过得矮人一大截,所以他轻易不会出现在人多聚众的地方,即便出现,也没有他插嘴说话的份。
老蔫的上面还有一个哥哥,他们的父母在他哥俩不到十岁的时候,就因病先后离开了。虽说有近亲近邻的帮衬和照顾,在那样一个贫穷的年代,哥俩的境遇可想而知。哥哥有想法,从十五六岁就出去闯荡了,一走便杳无音讯。
有一年,从没有回来过的哥哥,衣着光鲜地领着一家老小回家祭祖来了,尤其是他的儿子,一看就是一表人才,气宇轩昂。祭完祖,哥哥并没有一走了之,而是带上了在村子里可有可无的老蔫,让他跟着去城市里享几天福。
这个城市便是商丘,地处豫东,隶属河南,距离老蔫的山东老家不足一百公里。当年老蔫的哥哥,一路向东,边要饭边寻生计,看到了这里的发展前景,便安顿了下来。在裁缝铺,从学徒工做起,渐渐学成,先务工,再开店,后结婚生子,日子过得逐渐红火。
据老蔫后来无比自豪地讲,到了商丘,看到了一辈子没有见过的人和风光,吃到了一辈子没有吃到的饭和菜, 体会到了一辈子都体会不到的幸福和满足。一句“商丘那么大”,更是整日挂在了他的嘴边。
商丘再好,哥哥一家对他再用心,有自知之明的老蔫还是回到了故里,回到了他那一贫如洗的家。还得说他哥哥厚道,不仅为他重新盖了三间瓦房,还给他留了一笔说多不多,说少不少的现金,并承诺他今后只要有事,写封信就好,指定不会让他为难。
老蔫还是那个老蔫,下地干活,割草喂羊,到点吃饭,节奏上没啥变化。老蔫又不是那个老蔫了,变得能言善辩,非但不躲人,见人场就靠拢,靠拢来,就打开话匣子,打开话匣子,就言必商丘。商丘那么大,商丘那么好,商丘那么不可描述……
说得久了,村里的人便看不得他的显摆,毕竟他之前根本没有任何话语权。如果不是他身后的哥哥混得风光,谁还不知道老蔫吃几碗干饭?有人便站出来,瓮声瓮气地反问他:“老蔫,你天天说商丘那么大,到底有多大?你给我们好好说道说道!”老蔫并不傻,他能听得出来,这是质疑的口吻,这是向他发难。
老蔫不急不燥,气定神闲地说:“商丘那么大,具体能有多大,我确实说不清楚,但是,在我看来,商丘就是中国最大的城市吧。”反问他的那个人本来就对他的做派不满,闻听此言,哈哈大笑说:“商丘是中国最大的城市,那么济南府呢?那么北京城呢?哪个不比商丘大得多!”正当所有人都认为老蔫必然要完败的时候,只见老蔫眼皮一翻,挑逗道:“你去过济南府?你去过北京城?商丘你也没有去过吧!”
老蔫完胜。
那个年代,村子里的人,去过乡里的能有几人?去过县里的能有几人?老蔫虽然没有去过济南府,更没有去过北京城,但他确实去过商丘市。目光所及,脚步所至,村里人的确无人比得过老蔫。那些年,但凡有一人去过一趟济南府,恐怕老蔫就会被打回原形。
等后来,村里有人去了商丘市,有人去了济南府,也有人去了北京城,甚至还有人出了国,看到了更大的天地,知道了更大的世界。
只是,老蔫早已尘封在他的那片庄稼地里,再也不能和他人争论。在另外一个世界,或许他依然对“商丘那么大”,笃信不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