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数1142,阅读时间3分钟
“别给自己那么大压力,尽力而为就好”。这句话,你身边是不是常常有人对你说?或者这句话你自己也对别人说过。
但是,从今天开始,你需要告别这句话了。因为它真的起不到任何作用。
面对一个困难的目标时有压力,是一件必然的事情。压力是我们身体本能的反应,它的作用提醒你应该立即采取一些行动了。而“尽力而为“是什么东西?它对行动有帮助吗?显然没有。
所以,我们真正需要的,是一套实际有用的方法,去搞定目标。而不是一句空泛的”尽力而为“。
今天给介绍一个新的观点,是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Heidi博士在《SUCCEED:HOW WE CAN REACH OUR GOALS》一书中讲到的。
我们所有人,对于目标的思维方式,其实可以分为两种:分别是“WHY“型人和”WHAT“型人。
这两种人对于目标的看待方式是不一样的。我们通过回答5道题,你就明白了:
1、列一个清单是:
a、整理信息
b、把事情写下来
2、打扫房间是:
a、说明一个人爱干净
b、使用扫帚扫地
3、付房租是:
a、继续住下去
b、交钱
4、锁门是:
a、把钥匙插进锁孔
b、让家里更安全
5、跟别人打招呼是:
a、说”你好“
b、表达你的友好
回答了几道题之后,我们看得分。
前三题:选A得2分,选B得1分。后两题:选A得1分,选B得2分。
如果总分达到6分或者更高,说明你是更偏向于一个抽象思维的人。这样的人在做事情的时候会更加关注”为什么“要去做这件事情。
而不到6分的人,说明你是一个更偏向于具象思维的人。这样的人在做事情的时候更关注你所做的事情具体“是什么”。
需要强调的是,上面两种类型并不存在谁好谁坏。各有优点:
在做比较简单的事情时,WHY型人表现得更好。因为他们会习惯性地思考做这件事情的意义,所以有更强的目标感。
但在做比较复杂的事情时,WHAT型人优势更大。因为他们更擅长拆分目标了解细节,所以有更强的执行力。
所以上面这个结论,其实就给我们了一个很强的指导意义。
由于我们都不是百分之百的WHY型或者WHAT型,因此我们是可以做到在遇到一件事情的时候去转换我们的思考类型的。
在做比较困难的事情的时候,比方说学习编程、做一个有创意文案、准备考试等等,我们就需要把思维调整成"WHAT"型。去聚焦于执行的细节,这样更有利于解决实际问题,帮助目标达成。
在我们做比较简单的事情的时候,比如说打扫卫生、设定新年目标、或者是做一个行动计划表等等,我们就需要把思维调整成“WHY”型。因为这个时候更重要的是明确做事情的意义,否则是不可能把事情做好的。
所以,2017年,我们肯定会面对很多有挑战的事情,千万不要再告诉自己所谓的“尽力而为”了。明确事情的目标和方案,并且马上行动。才是真正解决这类问题的有效方式。
也希望我们能从今天开始,通过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有意识地去练习自己对于WHY型思维和WHAT型思维的切换能力。相信一定会对大家目标的达成产生帮助的。
2017,告别“尽力而为”,就要达成目标!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