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十点半,我还没有读书。
今天睡了一个懒觉,因为昨晚两点才睡,晚上反而睡不着,天亮了才发困。
八点半提醒家长们体温打卡,又睡到十点。
陪着儿子和妈妈去了一趟天府新区,回家就是十二点半。
预约了一个小朋友一起玩耍,聊天,玩各种游戏。小朋友还教我下五子棋。五比零,小朋友完胜我。这个小朋友和我预约了多次,今天总算了结孩子的心愿。
下午去看了医生,治疗颈椎。左边的手臂麻木状况始终没有完全治愈。
晚饭后陪着妈妈去了一趟商场。回家后听妈妈唠嗑。
打开电脑,无意中翻到以前的一些照片,一遍翻看,照片里是满满的回忆。看完照片,已经是十点半。
这么庸常的一天,这么慵懒的一天,没有什么值得记录。
今天没有读书,少了输入的最好渠道。先不说高质量的阅读,哪怕是普通的阅读,每天也应该保证一定的输入量,才有输出的素材。
今天虽然有生活,却没有留心观察生活,也没有用心体验生活,像是帮别人在活,甚至像那些书本中气泡圈里的话一样漂浮着。
一个成人,一个老师,在这个时刻,想要写一篇像样的文章,也觉得腹中空空,笔下无物。要是一个小孩,像我一样遇到今天的情况,除了抓耳挠腮,记录一些不痛不痒的句子,还能怎么办呢?
我们不仅要培养孩子的读书习惯,保证孩子有书籍的滋养,培养孩子的感知生活的能力。
首先,要丰富孩子的生活。让孩子走出家门,去社会中参加各种体验活动,去大自然中感受鸟叫虫鸣。
其次,刻意设置练习活动,打开孩子的感官,让他们去看,去听,去问,去触摸,去品尝,五感受。并和学习的同伴一起,说出自己的真实体验。经常性进行这种练习,孩子们的感知能力会越来越细致,同时将这种感受活动变成自动化能力,运用于日常生活中。
再次,激发孩子对生活的热情,养成记录生活的习惯,将文字赋予日常的意义,留下他们生活中美好的时光,让孩子们知道,今日的记录,将是他日宝贵的财富。让孩子们愿写,想写,逐步过渡到会写,写好。
最后,孩子遇到想我今日这样的日子,也可以写一写,流水账也是账,保持写作的习惯,练习写作时的流畅感,同时刻意练习修改文章的习惯。文章是写出来的,也是改出来的。
庸常的日子,赋予一丁点的思考,也许就会变得不一样。
当然,这样的庸常,可以少一点,再少一点;读书的日子,可以多一点,再多一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