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飞来峰
宋•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飞来山 一作:飞来峰)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只缘 一作:自缘)
译文:
飞来峰顶有座高耸入云的塔,听说鸡鸣时分可以看见旭日升起。
不怕层层浮云遮住我那远眺的视野,只因为我站在飞来峰顶,登高望远心胸宽广。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汉族,江西临川人,字介甫,号半山,北宋临川县城盐埠岭(今临川区邓家巷)人。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追赠太傅。绍圣元年(1094年),获谥“文”,故世称王文公。
他力主变法,推行富国强兵的新政,史称“王安石变法”或“熙宁变法”。列宁称其为“中国十一世纪改革家”。为宋代诗文革新运动的主要干将,是“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其文雄健简练,论说透辟。欧阳修赞其:“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钟山即事》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