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安村位于潘江县群山之中,从县城顺着莒溪向上游开车约二十分钟即可到达,莒安村因温泉而出名。据说在唐朝初年高宗年间,有村民在打井时,发现井眼里冒出的水热气腾腾,用手触之,异常烫热。于是村民一呼百应,大家纷纷四处打井找泉眼,最终找到了七口温泉眼。由此,自唐以来,莒安村以温泉而名传四方。泡温泉在当地方言中称之为“泡汤”,这七口泉眼时至今日不增不减,故而当地的温泉水称作“七子汤”。
对莒安村的村民而言,七口温泉眼是村民们的宝贵财产,这地下源源不断的温泉是老天馈赠的珍贵宝藏,自然不能拱手让人。城里的一些大企业、公司曾想在当地投资兴建一些度假村、酒店,给出的安置方案也很优厚,怎料村民们不买帐,自发地组织起来抵制,资本家们只好作罢。当地镇政府原本打算收储这七口温泉眼,集中资源打造统一的温泉旅游品牌,也迫于民情,无奈地中断开发计划。不开发虽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莒安村的土地增值,但却保留了古朴的乡土气息,村里的民宿、饭馆、温泉澡堂依着主人的个性各展特色,少了那些大一统模式下的千篇一律,倒成了城里人乐于体验的纯朴自然的农家乐。
走在莒安村的乡间小路上,两旁的温泉民宿鳞次栉比,饭馆酒肆也不少,毕竟在山里,又靠着莒溪,山里跑的,水里游的,都是四周来客的桌上美味。
春末的一个傍晚,位于村尾的一家名叫“猫的汤屋”的温泉民宿来了一个西装革履的中年男人,他拖着一个硕大的行李箱,梳着乌溜的背头,戴着一幅银边的眼镜。
“请问今天还有房间吗?”男人操着北方的口音。
“有,您要几间?”虽然对方只有一人,前台的小妹还是习惯性地问道。
“噢,那真幸运,我只要一间。”男人露出了笑容,接着说道:“要带独立汤池的,我不习惯和别人一起泡澡。”
“好的,那给您订下一间私汤屋,就在一楼转角处。”小妹指了指汤屋的大致位置,麻利地为客人办起了住店手续。
“打听下,遗址公园怎么走?”男人扶了扶眼镜,翻阅着柜台边上的莒安村游览地图,随口问道。
“温泉遗址公园吗,出门向右,延着道路走到尽头过县道后,顺着溪边往上游方向再走上大概一两公里可以看到一座桥,叫畲前桥,桥下就是遗址公园了。”小妹一边说着,一边用手左右比划着。
“好的,谢谢啊。”男子不知是否已听明白,道谢后,接过房间钥匙,拖着行李箱向房间走去。
晚上七点左右,莒安村的村道上熙熙攘攘,饭馆里人声鼎沸,好不热闹。正值清明谷雨之间,天气乍暖还寒,这个时节到乡村尝尝山野美味、泡泡温泉,卸去身心忙碌的疲惫,正是城里人周末纷至沓来的追求和享受。
在昏黄的路灯下,一个身影形色匆匆地越过热闹的村道,转而穿过县道,很快消失在茫茫夜色中。
翌日清晨,一晨起捕鱼的渔夫在距离畲前桥下游方向两里的岸边礁石夹缝中发现了一具男尸。
警察很快到达了现场,对周边进行了封锁,这里游人众多,避免恐慌是首要任务。经过法医的初步查验,死亡时间大概在昨天晚上八点半至九点半之间,尸身上没有明显的致命伤,头部及身体局部的擦伤判断应该是在水中磕碰礁石形成。但死者口鼻处有明显的灼烧迹象,需要进一步解剖才能知道死因。
死者的身份很快查明,姓赵名佑国,是潘江供电公司的高级工程师,死亡前一天才刚入住莒安村的“猫的汤屋”温泉民宿。民宿老板娘是警察上门后才知道她的客人出了事,慌慌张张地打开客人订的房间,配合警方调查。
当地派出所警力有限,除了所长仅四个警员,平常查查身份证,管管酒后闹事这些琐事还成,处理起命案显然力不从心。县里的公安局派了警员接手这起案子,并给予了限时办结的要求。
老林和小陈是县里派来负责这起案子的刑警。
(下篇:第一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