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我带着学生玩“接句”的游戏。
我给出的上句是,一个名叫“小娟”的弹唱艺人讲的,她说:“如果你唱得好....”
我让学生们展开想象,补写这个假设句。要求是:写出你自己真实的想法,不曲意迎合老师。
学生们的“接句”五花八门。罗列如下:
学生甲——那你就可以上 “春晚”了。
学生乙——那你的粉丝就会特别多。
学生丙——那就会有唱片公司主动上门与你签约。
学生丁——那你就不用参加高考了 。
学生戊——那你以后就不用过上班打卡的日子了。
学生己——那你就可以办个培训班了。
学生庚——那你就可以嫁得好。
学生辛——那你就会招来很多人的羡慕、 嫉妒、恨。
学生们嚷着要看“标准答案”。我说:“你所写的, 就是你自己的‘标准答案’。你的‘接句’里盛放着你一颗不走样的心。
曾经有一篇文章, 题目就叫《人生没有错误的台词》。就算是你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句子,也可以出卖你。在你们看来,如果一个人唱得足够好,她就可以过锦衣玉食的日子,她就可以成为名利场上的大贏家;上帝赏给了她副好嗓子,她就获得了痛苦的‘豁免权’——不用高考了, 不用打卡了。总之就是:好事追着她,坏事躲着她。你们掉进了一个陷阱——你们跋扈地让这个人以 “唱得好’ 为资本,去换取在你看来最为紧要的东西。
我们都知“价值观”这个词。‘价值观'其实就是‘观价值”——你怎样观瞧 一个事物的价值?你更看重的究竟是什么?价值观这东西,通常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是,每一个人其实都很难藏起自己的价值观。比如刚才你做接句练习的时候,价值观就稳稳地操控着你的笔,那落在纸上的句于,不是你说出来的,而是你的价值观说出来的。笔端流出的,就是你想要的东西。 你儿乎设有“说错的可能。
“蒋勋先生写过本书.书名叫《生活十讲》。书中有一小节、是专门谈‘物化’的。什么叫‘物化’?‘物化"就是社会中人们对物质的过度追求。蒋助先生痛借人们。因为物化面迷失,因为物化而失去快乐’。当一个人立志将自己变成赚钱工具的时候,就等于主动典当了自己的灵魂、阉制了自己的生命。彩虹、流星、涛声、鸟语,这些他都可以视而不见、充耳不闻。他沦为了金钱的奴隶,一辈子给金钱打工。他的生命因此变得干瘪丑陋。他成了上帝的个败笔。
“物化时代”,我们究竟应该拥有怎样的价值观?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每一个人认真思考。当一个人拥有了某种天分,除了跟名利挂钩,还可能得到怎样的奖赏呢?比如这个小娟,‘唱得好’这件事,给她的身心带来了怎样的欢愉?一好吧, 让我们来看看这个句子的提供者小娟是怎么说的吧
”如果你唱得好,院子里的树就比较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