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一年级了,恐怕家长比孩子焦虑。现在陪娃写作业被黑得很惨:不谈作业,母慈子孝;一谈作业,鸡飞狗跳。还有甚者在微博上说陪娃写作业是挑战健康的一种打开方式,因为眼看着血压飙升。
今年大越悅上一年级了,9月1日入学。我作为一位光荣的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妈妈内心是相对淡定从容的,你可能会惊讶或者觉得我在吹牛。其实,在5个月之前我就因为育儿遇到了问题来学了心理学。之所以有现在的淡定从容就是因为心理学助益育儿,所以我才能有现在的状态。
前天晚上开家长会,本来跟群里的小伙伴约好晚19.30要做个分享的。20.30一进门就被母亲投诉:你闺女真是天底下最难管的孩子!吃晚饭的时候居然站起来跳舞,姥姥说她她还抓了一把米饭朝姥姥头砸过去。
我看着暴跳如雷的母亲,内心没有情绪的起伏,那一刻我知道越悅开启了她的防御机制。当然,一定是有原因的,恐怕是母亲触碰到了孩子的防御才会有如此事情发生。
我温柔的敲开了孩子房间的门,她惊恐的看着我,生怕我会训她。那一刻,我紧紧的把她抱在怀里,我知道那一刻她充满了:恐惧,害怕,焦虑,担心等情绪。
我慢慢的蹲下身温柔的问她:晚上没吃饭是吗?她像个木头一样眼露焦虑的看着我。我拉起她的手说:走,妈妈带你去吃KFC.
到了KFC,孩子比在家里的状态好多了,恢复了她孩子的天性开始唱歌。落座后她几乎干掉了一个汉堡和半瓶橙汁,我才开问:越悅,为什么姥姥那么生气呀?孩子说:不知道。我说:晚饭发生了什么?越悅说:我吃完了饭想唱会歌,姥姥就开始骂我。我说:然后呢?孩子说:然后我就拿米饭砸姥姥的脑袋。
然后,她惊恐的看着我说:妈妈我知道我不该拿米饭砸姥姥,但是她朝我大声的吆喝。我说:宝宝,你能认识到这一点妈妈非常开心。姥姥朝你吆喝确实是不对,就像你拿米饭砸姥姥也不对,是吗?孩子点了点头。我趁势说:越悅,一会我们回家跟姥姥道个歉好吗?姥姥很爱你,只是表达方式不对,妈妈也会跟姥姥说让她以后尽量控制住她的脾气温和一点跟你表达。
孩子很开心的说:如果姥姥能温柔的跟我说,我也温柔的跟她说。
回到家,我跟母亲分析了孩子防御机制背后的原因,母亲表示理解,并诚恳的跟越悅道歉说不应该先朝孩子吆喝。越悅开心的说:姥姥我爱你。
如果是以前的我,一定会开口大骂孩子一顿,也许还会揍一顿。单方面觉得这孩子太皮了,怎么可以拿米饭去砸老人的头??
如果,你不明白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你就会误解她。也许有一天,她会觉得没有家庭的温暖,没有社会的关注而关闭自己的心门。谁不渴望爱呢,你说是吧?
今天《论人的成长》第一章对我触动最大的一段话:
当我说我钟情于倾听时,我指的是深度倾听。我听到的是思想、想法和情感基调,我能听到话语中带着个人特色的意义,甚至这些意义是说话者自己没有意识到的。很多时候,话语的表面意义并不重要,我可以听到那些隐藏的,来自个人深处的内心诉求。
让我想起昨天上午带孩子去上课,一位同学的家长和老师的对话是这样的:
老师说:她今天上课比较活跃,就是有时候如果她不会的问题回答的时候会比较小声。
孩子爸爸说:她上课走神了是吧?
我内心想:。。。。。。。这是一位不太会倾听的家长。中国有多少家长是因为不会倾听而拉远了和孩子的距离? 最终将自己的孩子拒之门外,造成一个又一个不可挽回的悲剧。就像前不久上海大桥上的高中生跳桥事件:某高中生的妈妈因为被孩子班主任叫去了学校,即使在车水马龙的桥上也一定要停下车来骂孩子。而这位孩子从拉开车门到跳下桥一共不过5秒的时间,全程没有一丝迟疑。
那一幕的发生非常令我们痛心:如果但凡有一个人能对他表示关怀或者爱,他都不会那样义无返顾的跳下去。这件事情的背后难道不是我们做家长的需要反思吗?当那个妈妈痛苦的坐在他儿子跳下去的地方捶胸顿足的痛哭又有何用?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啊。
孩子不是你的出气筒,也不是你的宣泄工具。请尊重他,爱护他,关心他,倾听他。付出你的真心,给孩子一个宽松,快乐的成长环境。这样,孩子才能是阳光的,积极向上的。你说,是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