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近月远觉月小,
便道此山不如月。
若人有眼大如天,
当见山高月更圆。
每次读到这两句诗心中便是感慨无限,钦佩一个孩子的王阳明,能够有这样的远见卓识。随口说出一首脍炙人口的诗,大人们称赞,他只说这是"区区小事,何足挂齿"。而在当时的大明帝国,凭借好的文章,便可获高官厚禄,写好文章差不多是当时人一生中唯一的大事。若文章是小事,那么什么才"配"成为他心中的大事呢?答案是"成为圣贤"。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王阳明父亲则对此不屑,认为做人就应该把文章写好然后来夺得状元,如此便可以风光一代。王阳明对此没有太多心动,反问:夺得状元只可以风光一代?而他的心中则是希望建功立业流芳百世。
朱熹和陆九渊,提出的学说分别是"格物致知"和"心即是理"。他们二人虽然在得到天理上的途径不同,但都是知行有先后顺序。王阳明则提出"知行合一":知是行的开始,行是知的成果,他们两个是一回事。真理在心中,但你必须去事上练,去实践,这样得到的体会才是你的东西。就像我们读书这件事,知道要去读,但只有去做了去切实的执行自己的读书计划并且开始思考了,那样得到的才是你的东西。
就像我曾经参加过读书营的项目,这种类型的读书,是有上千本书,而每本书的后面都有将近200小时的专业读书人员的打磨,从书中总结事件起因经过结果,淬炼中心思想,用听的方式,约20分钟就能够让你了解一本书。几个月以来用这样的方式我听了不下50本书,它用最快的速度帮我了解了故事的概览,还有让我下决定值不值得花时间去读这本书,就像一个朋友告诉我他从书中读到了什么。但是从中得到的思想与想法,毕竟不属于我。只有一字不落的,步步追随的跟着作者的思路读完整本书,在这里面得到的才是属于我的想法,完完全全属于我的东西。
回到王阳明,任何理智行为如果没有真理在心中的话,也不会让你去着手开始实践这件正确的事。王阳明想要告诉我们的是,知与行没有前后之分,在知中行,在行中知,才是正确。比起一昧的知或行,这样才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王阳明在前期提出"知行合一""存天理去人欲",在平定朱宸濠及张忠团队对他的诋毁后,他提出了"致良知",在当时朝中大部分人都是朱熹的门徒,非常反对王阳明的学说。王阳明表示:自己之前还有些言行不符的时刻,但当我确定良知的真实是非后,就发现只要按照良知的指引去行事,心情就非常愉快,由此养成了"狂者"的胸襟,即使全天下人都讲我言行不符也毫无关系,这就是自信,真正的自信就是相信自己的良知,良知告诉你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那就去做,不必顾虑,不必计较。所谓"狂",就是在相信真理的前提下践行真理。
我们看到了一位伟人的一部分丰绩,不止于此,其在军事和战争中的运筹帷幄也是不容小觑,对于推进朝廷的进展起了大作用。而与其他人不同的,别人的丰绩也许在于名头的获得,向外的索取,而他确实一直在向内寻找答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