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佛教徒人生态度之三学习收获

佛教徒人生态度之三学习收获

作者: 选跃 | 来源:发表于2019-06-17 14:09 被阅读0次

    这课学习了《佛教徒的人生态度》之“出世还是入世”,“多情还是无情”、“随缘还是进取”。收获和感想如下:

    1、出世还是入世

    世界的实相是什么,取决于我自己的认识能力,通过五蕴来认识太肤浅了,觉得自己以前很喜欢用眼睛盯着远方的路灯看,感觉很璀璨多变,以为有什么奥秘,现在觉得太好笑了。觉察其深层的原因还是想着有什么奇遇,没有因果观,没有种子,何来结果。

    回想着自己对非我部分的贪着,迷恋于家庭、财富、地位等,对于有些变动总是要被影响好久,一晃就半辈子过去了,还好现在有了佛法的正见,可以对照去修行自己,去修无我、利他,原来慈悲是要送去欢乐,拔去众生苦难,不是简单的同情或者同理,是要去践行的。

    原本以为慈悲心好修,看到了关键在于一个大字,要大慈悲,对所有的人,无论近疏,无论喜欢与否,无论是否人类。还要有智慧,有能力去利他,在别人很多次拒绝时候,是否还是愿意支持他,放下自我,放下帮助,放下他人。原来没有需要被支持的人,大家都是来相互成就的。

    人间是真正的道场,众生都是佛菩萨,来支持我去成就真正的自己。

    2、无情还是多情

    情构成了世间生活的常态。人在建立各种感情的过程中,又会生起深深的贪著,从而演化出无数的悲欢离合、爱恨情仇。情的特点有三个,第一是痴,就是无明,看不清楚。第二是贪,具有粘著的特点。第三是我执,是从自我出发的一份占有。

    生命延续有十二个环节,即十二缘起。其中最重要的力量就是无明和爱取。无明是轮回之本,由此引发其后的一系列问题。在六根面对色、声、香、味、触、法六尘时,我们会产生不同觉受。如果在这个环节不能保持正念,就很容易随着习气,对带来乐受的境界产生执取,对带来苦受的境界心生嗔恨。

    对照自己,觉察到对于爱的理解还不够,还是停留在有要回报的爱,我这么爱你,我的孩子,你是不是也要爱我啊,要听话呢,我这么爱你太太,你是不是要懂我的心思啊。一有不顺意的地方,就失去了平静的心情,有了贪着,有了牵绊。今后要学习这个佛心的爱,是平等的、清静、无限的大爱。

    3、随缘还是进取

    佛教的基本理论就是因缘因果,所谓“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其中,因指内在的主因,缘指外在的助缘。由因感果,需要缘的推动。如果相关的缘不具足,因就暂时不会发展为果。汉传佛教华严宗的教理中,把缘起思想发挥到极致,认为“一即一切”。

    何为随缘,随缘无我,或无我随缘。跳出自我的感觉,以理性、开放的心态看清各种因缘,然后作出智慧的选择。所谓“随顺众生”,是在看清因缘的情况下,知道什么样的引导最适合对方。

    随缘才能更好地进取。如果没有缘起的智慧,对事情没有全面、客观的认识,很多时候,我们的进取是徒劳无功的。首先是明确目标,然后就要随顺当下的因缘,采取与之相应的方法。

    对照自己,还是无明的随缘,被自己的感受牵着鼻子走,感觉好就做,不好就随缘撤退了,需要从更高的格局在看事情,明确自己的方向是否有利于这个世界,有利于他人,同时也真正有利于自己,全面的看清因缘,不断进取。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佛教徒人生态度之三学习收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gkdf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