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试为课改写病历

试为课改写病历

作者: 保持常态 | 来源:发表于2018-09-27 08:27 被阅读0次

            提及“钱学森之问”,就多了一份对教育的忧虑;到了颁发诺贝尔奖,教育又成了发难的对象。当今教育的现状,为了试图破解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大家纷纷想通过课改来找寻出路。值得欣喜的是,在这当中,也曾出现了洋思和杜郎口这样的典型。但是,在课改的探索路上,我们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呢?这些年来,我们的教育的确出现了许多病态的课改。为了引起疗救的注意,我们就试着去填写这些病态课改的病历。   

            第一,课改的狂热病 

        【病症分析】此病的形成是,看了人家的课改成功,于是“心动”了,紧接着就去贸然“行动”。 结果,课改就像商家酬宾大甩卖一样,误导着顾客去抢购,最终染上了“心动不如行动”的狂热病。

          【病状诊治】出现此病症后,应该在“心动”之后,“心静”下来思考一番:人家的课改模式是怎样提出来的,为什么要这样提出来,人家的成功经验对自己有什么借鉴意义?下面就以洋思为例,看看我们如何来诊治这种课改的病状。   

            一是对症下药。洋思选择了一个切合实际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洋思中学这一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提出,它针对着当时那种学生被动学和教师满堂灌的教学实际提出来的,也是根据农村薄弱学校学生基础普遍较差的实际提出来的,还着眼于学生“能学、会学”这一由教师的教到学生的学转变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因而,洋思中学的这个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可贵之处,就在于有很强的针对性,也就是说对症下药。   

            二是敢下猛药。洋思现象出现在一个适合教育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破釜沉舟,背水一战。当时的洋思中学是为学校的生存而改革的,改革一途没有退路了,当此时也,蔡林森振臂一呼,应者云集。因而,洋思中学的教改在教师中就形成了很强的凝聚力。为生存而教改,无疑就是洋思下的一剂猛药。   

            三是配合治疗。洋思形成了一种坚定不移的教育信念: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这种信念,要有基督教徒式的宗教信仰,相信只要有正常心智的孩子,只要把学生的潜力挖掘出来,都是可以学好的。他们相信“没有差生,只有差异”、“只要下功夫,每一个学生都能教好”。在这样的信念支配下,他们不放弃每一个基础差的学生,在这样扎实的基础上,优秀生也水涨船高,大批量涌现了出来。因而,洋思中学的教师对教改都怀有了一颗虔诚心。有了这样一颗虔诚心,教师就会积极配合,诊治了教育的顽疾,洋思的课改成功了。 

            四是规范治疗。洋思实施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承包制。蔡林森的聪明在于把农村承包制的改革移植到学校教育管理的改革上来,老师一旦承包了这个班级、这门学科,那么每个教师都有责任教好。因而,洋思中学的教师对课改就增强了一份责任感。这样,责任感就驱使着他们要按照管理机制加以规范执行。

          [治疗结论】通过诊治分析,我们从洋思的成功知道,蔡林森带领的洋思课改,从客观上来说教育具有了针对性,学校形成了凝聚力;从主观上来说,教师怀有了一颗虔诚心和增强了一份责任感。当主客观因素都具备了,洋思成功了。所以,在学洋思的时候,当我们满腔热情投入到课改“行动”中去的时候,一定切忌狂热!否则,如果课改的狂热病像抢购一样,那么一阵风过后什么都没有了。   

          第二,课改的抑郁症 

          【病症分析】此病的形成是,在急于求成下,强力推行课改模式而造成的。当发现某种课改模式获得成功后,就去学习推广并想着能够立竿见影。这样,在强力推行的课改模式下,就必然要求教师个体按照这个模式去“行动”,而实际上对模式的选择每个教师都有自己不同的适合,于是就出现了“虽心动难行动”或者“心不动要行动”的情形。也就是说,在课改中“心动”与“行动”的不一致而造成抑郁症。而课改模式强力推行,往往是借助行政手段来实施,愿望当然为了立竿见影,却殊不知事与愿违。 

        【病状诊治】课改出现此病症,主要是急于立竿见影。当行政强制的执行需要课改模式去“立竿”的时候,教师也希望课改的,于是就响应着去“立竿”而“行动”了,但由于不适合自己而无奈施教,结果“见影”的成效与自己的“心动”存在差距了,这样就造成困扰。这时,课改就患上“虽心动难行动”的抑郁症了。更有甚者,课改模式刚一推行,有教师就发现自己对此难以“心动”,但遭到行政强制自己去“行动”,结果就患上了“心不动要行动” 的抑郁症了。那么,在这样的情形下该如何诊治呢?   

            一是问诊精当。病状的诊治,问诊时,医生问得到位,病人答得全面。课改,谁都想“立竿见影”。如何问诊?那就是我们的课改为了达到怎样的“见影”成效?我们该如何“立竿”? 这样的“立竿”是否适合的?而如果对自己怎样的“见影”成效预见也没有,就胡乱去“立竿”了,这样的“行动”迟早要犯疑的,不抑郁才怪呢。 

            二是处方精准。问诊之后,便是开具处方。课改,就是要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来开具处方。能够有“见影”的成效,其实也并非仅此 “立竿” 一种行动。 

            如果说洋思的课改“立竿见影”了,那就是洋思的“立竿”行动,而不同的学校是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来“行动”的。如何“行动”呢?其实不必忧虑,能够“见影”的“行动”一定很多。比如,我们可以“搭台见影”,给学生“搭台”,让学生主体得以充分发挥,或许就能“见影”;我们可以“扶梯见影”,为学生“扶梯”,让学生沿着一个一个阶梯往上攀登,或许就能“见影”; 我们可以“登高见影”,为学生设置一个高度,让学生发现路在脚下,或许就能“见影”。如此等等,“见影”的成效所采取的“行动”就不一而足了。所以,我们学洋思成功的经验,并非只有“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一种模式。只有适合自己的课改模式,才可以避免“东施效颦”的可笑,抑郁自然也就消失了。

          三是调养精妙。在课改过程中,有些关系或问题就如同治疗过程一样需要“调养”的。比如,有的学校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在课改过程中去创建特色。其实,特色与质量的关系恰好就是阐述了“立竿见影”的问题。如果我们把这个“竿”比喻为学校的特色,“影”是学校的质量,那么光有“竿”,不见“影”,照样也是行不通的。为什么呢?我们不妨再进一步打个比方,如果说质量是学校的粮食,特色就是学校的装饰品。一所学校对当地来说,老百姓为了升学要的是粮食,领导为了政绩要的是装饰品。只有当老百姓让他吃饱吃好了后,他才会需要装饰品。所以,经营管理一所学校,在没有让老百姓他吃饱吃好之前,还是老老实实地去抓质量,质量上去了,才会赢得社会声誉,才会获得老百姓的认同。所以,在“竿”与“影”的关系中,应该这样来“调养”:有了“影”, “竿”才会成为特色。显然,两者孰轻孰重?选择自然就不必抑郁了。   

        【治疗结论】 课改过程出现抑郁不可疏忽,因为一旦课改的抑郁症持久而严重了,就随时都有可能产生自杀的念头和行为,课改也就失败了。   

            第三,课改的瘫痪症 

        【病症分析】此病的形成是,长期“贫血”,加上“缺钙”,以致瘫痪。我们的课改就类似于此。以“心动”与“行动”来说,那就是“心动偏”了,“行动歪”了,结果就瘫痪了。 

        【病状诊治】教育需要追梦人,但不能成为梦中人。梦醒时分,最好去回味一下曾经做过的梦。看看我们的课改“心动”偏离了没有,“行动”出轨了没有,德育教育是否缺席了?有没有占领一个制高点?如果一旦犯上了瘫痪症,恐怕就难以治愈,当引起重视。何以见得?   

          一是药方偏差。长期的“贫血”,导致人体萎靡消瘦;长期的“缺钙”, 影响人体骨骼生长。我们的课改就是往往只停留在对学业成绩提高的期盼,却很少去关注学生在思想道德文化方面的建设。在这样的教育理念下,培养出来的学生是没有健全人格的,无论学业如何的出色,也无济于事。清华、复旦不也发生了投毒案吗?这恐怕与长期的“贫血”和“缺钙”所导致了我们的教育最终犯上了瘫痪症有关。   

            二是治疗失效。尽管教育不可能包容一切和包治百病,但我们的教育却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就拿初中教育来说吧,初中3年,如果老师把所有的关心与帮助只是为了学生的分数,那么当中考学生获得一个好分数后,双方也就扯平了,那也就不存在什么感恩的问题了。而目前,我国的基础教育的确存在着两张皮:学校把素质教育的责任推给了家庭,家庭把应试教育的责任推给了学校,这两张皮没有结合,于是我们的教育出现了空挡,问题也就不断了,甚至最为可怕的瘫痪症也出现了。 

        【治疗结论】加强德育教育,适时“补血”,及时“补钙”,只要精神世界不瘫倒,依然还是直立行走的人。否则,一旦出现了瘫痪症,教育也就寸步难行了。

            根据课改的实践,我们在填写上述这些课改病历的时候,目的是为了让我们的教育拒绝病态的课改。而课改的实践就犹如走方阵,一百号人的方阵可以走得很整齐,但让13亿人一起去走方阵,就会乱了套的。课改亦然,洋思和杜郎口是课改成功的典型,但所有学校都去学洋思和杜郎口同样也是不可思议的。而其实教育是一门艺术,让不同的教师守着一种模式去搞课改,是僵化的教育,乱套的教育,难免要误入歧途的,还谈何去寻找出路?所以,在这样的时候,我们的课改搞了这么多年了,就很有必要静下心来,成功的经验要推广,失败的教训也要总结,因为教育要走的路还很长,敢问路在何方?一个教育的追梦人应该时时催我猛醒!(本文发表2013年5-6月《金华教育》,有删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试为课改写病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gmso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