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快一点找到进入状态的门道了。
早上进了大院,碰到同批过来在另一科室跟班的同事。两人向着大楼拾级而上,互相聊聊近来的心得。
虽是同时报到,但这时就显示出他外向者的优势来了。
短短一周时间,他已经把周边三层楼的科室都串了个遍,结识了每位科长。按他的话说,“很充实。”
而反观我这边,偶尔到熟识的一两个科室坐一会,其余时间,却还是在跟班分配到的科室里呆坐看文,或者去听会议,工作节奏整个地沉缓下来了,像个老年干部般。
按照我这样的趋势是不行的,三个月下去收获也会寥寥,应该有所规划和行动。
如果跳出来俯瞰过来跟班这个行为,目的无外乎两个:一是学习材料撰写,二是混熟关系为以后工作埋伏便利。
我应该围绕着这两个目的,拟个计划,主动出击,日积硅步,以致百里。
其一:学习材料撰写。
这是这三个月行动最核心的主体。
之前已经说过,在行动中学才能快速,多开口要任务,参与到自己尚不擅长的业务中去,边干边学,直到自己多写材料这项核心任务熟悉上手、能够独当一面了,就算达到目的。
无非是多写与多看,不再赘述。
其二:搭建人脉资源。
与人交往,这本是处于社会关系中一个人的基本的自发需求,无奈在一个内向者身上,却成了需要刻意研究的课题,每到一个新环境中都需要花费心思去曲折地适应。
人际交往,它的外在实施形式无非就是串门喝茶,内在运作实质却是信息和价值的交流。如果空有形式,那会成为令人厌弃的尬聊,或是相对无言各玩手机的徒劳。
不预则废,过虑则空。无论如何,却必须先有串门的行动,人与人的交流才有了平台,甚至可以说,强行搭建起形式的框架,我们的思维会活动起来,产生可以出口交流的信息,并在交流之中得到锻炼。在实践中获得认知,用认知去推进实践,此所谓“知行合一”,古人诚不欺我。
所以,在保证学习行为之余,一有时间就多离开座位,到办公室茶座上也好,去其他科室也好,好歹也有过几年的记者生涯,把采访引话题的思维隐藏在谈话当中,总不至于找不到话题吧。
这里需要再一次把“日拱一卒”的秘密武器拿出来了:计划本。
准备一个可以随身携带的小本子,按照三个月、每月、每周、每日制定学习和交际计划。
三个月目标:基本掌握写材料的技能,和一科所有人打成一片,走遍本办所有科室,走访熟人的科室。
4月份目标:参与一科8成以上工作,参与4份领导讲话材料,列出参考资料内所有文体结构,每天研究一篇参考文章;走访本办一半科室。
下一周目标:参与会后资料整理,列出参考文体结构,研究参考文章;到TA科、XX科、GB科、SF局,与老同事约羽毛球。
每天计划:
6:00-7:00 晨跑、洗漱,
8:30-11:00 工作、学习,
11:00-12:00 串门、写日记;
12:30-1:30 剪视频、玩手机,
2:30-5:00 工作、学习,
5:00-5:30 串门、写日记;
8:30-10:30 看书、喝茶;
初拟计划,接下来就根据需要再作变动。
出发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