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意间看到一部电视剧,本是冲着张嘉译和闫妮去的,却发现是一部高中教育题材。
实验班,高一一班,课代表,广播站,语文,数学,物理这些字眼让我不禁回味起自己的高中,那几年的青葱岁月。
不大的市级城市,却在当时有着最好的省级高中,我幸运的从小地方考到这个中学,也同时有幸被分到实验班,高一一班,当时的高中有三个实验班,一班二班三班,自带的光环认为,一班是最好的,的确,年级第一第二都在一班,想起那时候刚入学的场景,班主任也像少年派里一样,对第一名照顾有加,每一科的老师都这样,点名前先问谁是某某某。而第一名也的确是斯斯文文,沉默寡言,戴着眼镜。班级里的同学有本市的,有像我一样来自小地方的,自发的因为这种地域划分组成一个团体,宿舍,班级都是这样。那时候,我们上课下课,分享着自己的初中,每一个人都引以为傲,很多人因为上了高中没有适应群英荟萃的角逐,出现光环暗淡,无所适从,沉默自卑,我也是其中一员,想当年作为小地方的第二考了上来,那年暑假我的人生是华光四射的,以为可以上北大,后来却发现人其实有很多弱点,引以为傲的数学,在这个班级里成绩平平,自信满满的作文写作突然找不到方向,无从下手,那时候。看着别人英语课上流利地道的英语,感慨父母都是高中英语老师真是幸福的事情。看到班主任只对第一和城里孩子的关照,感到一种莫名的失落。那种半年都没有适应过来的感觉也直接影响了学习和成绩。高二的分班,我被刷下去了,进入了普通班,其实当时很蒙的,认为成绩再差也应该可以继续留在实验班的,沮丧,懊恼,不甘占据了当时的心情,与一起从实验班出来的一个女生惺惺相惜。两人总是说,同是天涯沦落人,要一雪前耻,不甘人后。
高二那一年,是在奋起直追和卧薪尝胆中度过的,每当操场升旗时看到实验班熟悉的同学时,内心是不服气的,不愿意跟他们打招呼,因为觉得丢人。每当月考成绩出来远远排在前20时,内心的骄傲的,那种现在看来最简单的心情支撑了后来的高中。事实证明,人还是向前看,当年能进入实验班还是有一定底子的,在那之后,也算是一雪前耻,遥遥领先的成绩,因为数学成绩在一次竞赛考试中排名第二,参加了省级奥数比赛并获奖。因为抓住了高中作文的特点,很多次的考卷作文,被实验班语文老师作为范文在实验班宣读。因为成绩考前,普通班励志典范而成为全校升国旗骑手,而在红旗下朗读,那时候自己觉得,鸡头有时候比凤尾好好。
其实现在想想是因为自己内心不够强大,随风摆动,在高手如云的环境里迷失自我,在凡凡众生中敲打心灵,对自己的这种认知是在研究生的时候才发现。但当时的整个高中,我都像一个励志明星一样就在别人的印象里。短头发,蓝色校服,校园角落里,夜晚班级里都是自己的描述,当时有人说我崩的太紧,岂不知因为高一的放松和你忙让自己颜面尽失,我不得不努力向前,看准目标,后来证明知耻而后勇是积极向上的性格描述。
这么多年过去了,因为当时的努力,我也获得了一份不错的收入可观的工作,也因为当时自尊心,很多喜欢的人再没有机会去争取,有失必有得,自己不是全能高手,只能量力而行。
而今天,当看到林妙妙挫败的画面时,我感同身受,却想告诉她,告诉有着类似经历的孩子们,高一换环境换班级就是给自己适应的一年,无论境遇如何,都不能因为一次期末考试而信心全无,而是好好审视自己,默默决心,找到迷失的自己,学会学习、主动学习,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然后奋起直追。这个世上绝对是怕努力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