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4日,广西灵山,一名10岁女童被同村29岁男子杨光毅奸杀,两日后杨光毅投案自首,被害人家属 于2021年3月12日收到终审结案通知书。案犯虽最终被判死刑,但小女孩已永远离开这个世界,而女孩的妈妈穷其一生都无法忘记惨死的孩子。
这个案例让我不由地想起2015年10月1日,江苏徐州那个被肢解的8岁女童。她也是被熟人邻居徐某骗至家中,欲行不轨,直至被杀害、肢解。
相信更多人会想到韩国的素媛案,当时轰动一时的影片《素媛》记录了案情的始末。时隔12年,罪犯赵斗淳已于2020年12月13日出狱,可受害者素媛的原型“娜英”却背负着一生的伤害。
这些案例给了我们哪些警示?我们该如何保护自己的孩子不受侵害?尤其是那些看起来道貌岸然的所谓熟人?
作为父母,我们除了不断教育、给孩子提早灌输性教育、防狼术,除了时刻关注孩子的动向,还能做些什么?怎样才能在熟人堆里防患于未然?
未成年人作为弱势群体,更需要在法律的保护下健康成长。保护未成年人免受侵害需要家长、学校、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比如学校要定期给孩子们上一些安防保护意识的课程,全社会共同呼吁建立更为完善的法律法规。
死刑不是目的,犯罪者的“大不了以命抵命”的罪恶念头如何才能掐死在摇篮里?!这才是执法者、立法者共同的命题。
2021-03-14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