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些年在北京故宫看到汉白玉,看到摸到这汉白玉石温润可人,感觉好高大上,但是不清楚是怎么来的,这次我们组织到贺州拓展,恰好可以去玉石林公园看看汉白玉石。
周六,我们九点从酒店出发,大约四十分钟车程到了贺州玉石林公园。一路上,导游小姐详细的给我们介绍了贺州玉石林公园情况,也让我们了解到汉白玉石头的演变过程。其实汉白玉也就一种石头,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只不过汉白玉从普通石头到汉白玉石是岩溶岩浆经历了高温挤压、烘烤,形成碳酸钙颗粒,最后变成结晶的方解石。这样,不起眼的的石灰岩就变成了晶莹洁白、花纹清晰的大理石,只不过只有洁白无瑕的才能称之为汉白玉。因此,可以说,汉白玉的形成要好几千年,而且要经过高温挤压和烘烤的过程。
从汉白玉的演变,我们是不是可以想象一下,你如果要高石一等,就要经过煎熬。
好了,闲话少说,我们进去贺州玉石林看看吧。当头看到是写着“贺州玉石林”几个的门匾,我们在导游的引领下进到了公园。我们沿着约30米长的石梯走了上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好些形状各异的褐色的石头,有些石头很平整,也有些石头坑坑洼洼,有的石头貌似各种动物,有的是形似,有的是神似,如金蟾拜月、雄狮贺春、观音坐莲等。当然,如果没有人告诉你,你是很难感觉出来的,这也是需要想象的。
玉石林公园基本上是一座石头上,可能是土壤较少的原因吧,玉石林公园没有高大的树木,只是在乱石丛中稀稀拉拉的生长了一些半人高的灌木和杂草,这样这些石头就越发显得突兀,也就变成了石林了。在玉石林公园,我们看到了石林中的石芽、石柱和石峰,奇形怪状、夺巧天工。只不过,我们看到的都是黑不溜秋的石头,怎么说也不会和汉白玉联系上啊。据查找相关资料,原来这里的石林是形成于寒武纪时代,经过漫长的地壳运动和岩溶侵蚀,以及其他如锡、铁等矿物质的侵蚀,以及被伏在其表面的苔藓类植物干枯风化,逐渐把原本是白色的石头染成了黑色,也就是我们今天所看的情况。
说起贺州玉石林公园,其实并不高,也不是很险,如果说有挑战的,也就是一线天了,自然我们是一定要经过一线天的,否则就完全没有可挑战的了。
这次我没有随大部队走,违和阿龙等几个人走在前面,一路走,一路欣赏沿途的奇石,一路拍照,希望将玉石林的石头全部都能装进相机里,日后可以翻看一下。
山不在高,有石则刚,尤其有汉白玉石,是不是更加的高大上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