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磊老师的《用生命的母语做教育》,邱磊老师娓娓道来,给我们高度概括地比较了杜威和陶行知的生平和教育思想的不同,杜威是偏学术的,而陶行知是实践教育家。杜威的身份首先是哲学家、心理学家,其次才是教育家,他的观点是有用即真理,让每个孩子找到他的闪光点,教育是经验的改造,教育即生长。杜威主张学校即社会,而陶行知反其道而行之,提出社会即学校。他们都注重的是知识和孩子需求的链接。
刘欣老师的《新媒体教育力》,给我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整节课金句一句接一句,不断触动着我的心,使我感到很激动,很兴奋,教育可以如此精彩,如此创新,教育大有可为。我感受到了刘欣老师发自内心的创造力带来的无限能量和喜悦,这种能量也深深地感染着我。
1、四代数字鸿沟,您在哪一代呢?
我感觉应该在第三代和第四代之间,我从2016年开始在喜马拉雅读书,到目前积累了36个专辑,粉丝267人。去年我创建了自己的公众号,但发表的内容还不多,没有持续性的输出,影响还非常的小。从今年1月1号,我在简书开始日更挑战,每天记录自己的读书收获或感想,但初衷仅限于自己的记录、输出,并没有想去影响更多的人。刘欣老师的课给了我极大的启发,今后我会坚持发公众号、写简书,并改善自己的朋友圈,记录自己的所学所思所想所行,记录自己的教育教学生活,传播正能量,去影响更多的人。
2、陶行知的知行合一思想,您是如何理解并实践的?
知行合一思想,我的理解是:只有落实在行动中、在行动中所获得的知才是真正的知,有人说知道却做不到其实不是真正的知;知的学习是为了行的落地,如果只停留在知的阶段,那这个知是没有意义的;知行合一也是身心灵合一的表现,是最真实的表现,是最轻松的状态。
在实践中,首先自己要做到知行合一。在以前的学习中,我比较注重知识学习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总想着我要系统、完整地学好后再去用,结果总也达不到系统、完整的掌握,总也没有去落实、去用。导致学什么都很不扎实,当时感觉很好,过后容易忘记。自从参加N6学习以来,我最大的改变就是不再追求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是注重哪些知识能在我的生活和工作中应用,哪些是我能马上去做的,学是去学我目前能用的,用反过来又会促进我的学。用的好或不好都会促进我的学,用的好就是巩固,用的不好,我学习的动力更强,比如现在在做的项目化学习的设计,就是在做中学,学中做,根据目前的理解先做起来,做的当中遇到困惑再去读书,这样的读书就会更有针对性,更迫切的需求,我还从来没有过对读这样理论性强的书很迫切的感觉,每多读一些,理解就会更深一些,反过来又会促进对项目的设计,又再一次的改进。
知行合一在生活中的实践,就是心中所想和身体所行的一致。以前不敢或不善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总是会按照世俗“应该”的做法去做,身心不一,或隐藏自己的想法,活在“应该”的世界或别人“期待”的世界,活得很不真实,很不轻松。现在我注意觉察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按着自己目前感觉正确的认知去做,我感觉到很轻松。
其次,我也体会到学生的学习也只有做到知行合一才是真正的学有所获,所以要教给学生在生活中有用的知识,多给学生行的机会,让学生在行中获取新知,这才是真正的知。
3、数字时代,您的教学魅力体现在哪里?学生喜欢您的什么能力?
数字时代,我的教学魅力还非常有限,仅限于利用网络搜集教学资源,丰富学生的视听。学生喜欢的是我进行科学实验的能力和与学生对话、互动的能力。在这方面,我需要努力的地方还很多,比如可以通过朋友圈、美篇等记录我和学生的精彩瞬间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