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是运用普通话把书面语言清晰、响亮、富有感情地读出来,变文字的视觉形象为听觉形象,写文章是一种创造,朗读则是一种再创造。
朱自清先生认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一半在声音里头。学生的朗读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其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如果一个学生的朗读水平高,那么他的语感,他对文章的理解能力,他的语言表达能力一定也会很优秀。
最近几天孙老师一直在强调课堂练习的断句朗读训练,因为一年级的学生最不好的朗读习惯就是唱读(每个字拖很长的尾声)和认字读(一个字一个字蹦着读),训练断句朗读可以有效地预防这种朗读方式。为了帮助学生更流畅地朗读,训练学生画停顿线,合理换气,再逐渐做到音停意不停,让学生感受停顿的地方,有助于学生理解词句结构、句子的意思,培养语感,同时朗读时也不会加字漏字了。
另外在读的《声律启蒙》,是朗读的好素材,古人读诗叫吟诵,有音调,有旋律腔调,如同唱歌。如今我们虽不能做到像古人那样吟诵,但是至少要做到朗读有韵律感。昨天下课的时候,在楼梯的拐弯处,我听到紫藤树下有稚嫩的声音传过来:“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我心里窃喜,这一定是我们班的学生,读得多么有韵律感啊!古诗词往往通过吟诵我们才能更加体会其精神内涵和审美韵味。
希望孩子能在朗读中有更多的收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