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记录的是LULU老师这个系列课程的最后一讲,如何把握界限做真是的父母。这节课分为三部分:理解界限;行为窗口;好父母神话。
一、理解界限
界限形象话的可以参考我们小学时候的三八线,一条线区分了我们的地盘、东西、划分了关系。这里给孩子划分的界限也是一样的。比如小孩子在很小的时候有时候抓大人的脸,孩子轻轻的时候大人觉得很喜欢,但是有的时候会拍疼我们,这个时候我们就得很严肃很认真的告诉他不可以这样,刚才的动作我们很疼,很难受。孩子怎么拍脸就是一条界限,孩子通过大人的反馈会知道应该怎样做。如果总是不告诉孩子这样会疼或者嬉笑的告诉他,他就没有办法知道他不能这么做。
界限,要求我们尊重自己也尊重对方。所谓尊重自己,就是真实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尊重对方,就是不欺骗对方自己的感受。可以表达自己的情绪,高兴不高兴都可以表达。
二、行为窗口
通过上面的图,我们来分清彼此的界限。中间那条粗线是接纳线,接纳线之上的是可接纳的,之下是不可接纳的。接纳的界限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不一样的,比如孩子往床上洒水玩,有的妈妈就接受不了,孩子这样把床都弄湿了,有的妈妈就觉得无所谓,家里还有好多干净的床单被褥,等下阿姨把弄湿的被褥洗洗就好。这就是能接纳的界限。接纳线的上下四个部分,用一个例子来说明:一家三口一起去逛超市,大家都很开心,这就是接纳线之上的无问题区:然后孩子看见彩虹糖了,要买,妈妈不同意,孩子哭闹,妈妈讲道理,这个时候只是孩子出现了情绪问题,妈妈还是平静的,所以是处在接纳线之上的孩子处在问题区部分;之后呢,妈妈的说服还有效果,孩子吵得更加厉害,然后妈妈也火了,很生气的训孩子,这个时候妈妈就处于了父母在问题区部分;同时,孩子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妈妈和孩子都处于双方在问题区;最后爸爸看到这种情况,给孩子拿了个彩虹糖,然后孩子不哭了,孩子走出问题区,但妈妈更生气了,爸爸不但不帮说服孩子,还怂恿他,妈妈依然留在第三个问题区,如果这个时候妈妈在去说爸爸,那么很容易进入双方都处于问题区的模块。
这张图讲述了,在每一个情绪模块我们的处理方法。具体的方法,前三堂课都讲完了。三、打破好父母神话
父母只能爱孩子
父母对孩子要保持一致
父母必须站在同一战线
以上三条我们都知道做到对孩子好,但是我们根本就做不到,而做不到是现实,我们不必纠结。我们爱孩子,但有的时候的确被孩子闹的很烦躁、很闹心,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去告诉孩子,你让我很不开心,很烦躁,不希望他继续这么做,我们不能总是不断的忍忍忍,不断压抑自己的情绪,这样总有一天我们要爆发,而那个时候孩子会很无辜,因为他一直是这样做的呀;父母没有办法对孩子保持一致,比如昨天你在看书,孩子让你跟他玩球,你高兴的陪他玩了,今天你在炒菜,他又让你陪他玩球,你不能陪呀,跟他说不可以,他就闹呀缠着你呀,你就会很烦躁,这就是一种不一致性,孩子也许理解不了怎么昨天陪我玩球今天就不能陪了呢,但这就是现实,不要怕孩子了解现实,因为他就生活在现实里;父母的很多观点都不一样的,所以要求站到同一战线就是不可能的,不要去强迫对方,没有意义。家里对于一件事情可以有不同的声音,因为现实就是有很多种声音组成的,我们可以表达真实的自己,做真是的自己才能轻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