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核心力量,只有让学生团结在班主任的周围,班级才能够在学习和生活中具有凝聚力和创造力。亲其师,信其道,要想让学生接受班主任的管理和教育,班主任就要善于用心用爱打造具有“人情味”的班级氛围。
(一)做一个有“参与感”的班主任
在班级生活中班主任往往是不苟言笑的角色,无形中拉开了学生与我们的距离。想要打造轻松积极的班级环境,班主任必须学会俯身低头,主动参与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比如早读时和学生一起拿着书大声朗诵,宣誓时与学生一起大声喊口号,上其他课时坐在教室与他们一起上课,学生吃饭时在班里与他们聊聊宿舍环境聊聊食堂饭菜……这些看似微不足道却和学生学习和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情,班主任适当参与其中,不仅可以及时掌握学生的动态,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还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的关心,拉近班主任与学生的距离。这样学生才与班主任和班级其他同学们形成良性互动,营造轻松积极的班级氛围。
(二)做一个有“亲切感”的班主任
实践证明集体活动能发挥娱乐、导向、育人的功能,班主任在创建良好班集体的过程中,要积极组织、参与学校的各种集体活动,“寓教于活动”是创建良好班集体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活动中可以拉近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距离。由于各种不可抗力的影响,学生在校将近两个月时间,不少学生出现想家、学习注意力不集中、烦躁厌学等现象。注意到这一问题后,利用班会和体育课时间,组织了“你画我猜”“兔子舞”等活动,还和兄弟班级举办了拔河比赛,学生焦虑的心情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缓解,促进了学生间的团结协作,增强了班级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
(三)做一个有“仪式感”的班主任
在班级成员共同学习和生活过程中,总会有一些特别的时刻、特别的东西让学生感受到共同拥有的成长的印记,这种印记的就是班级中具有独特性和成长价值的仪式。班级生活中既有一些小仪式,也有每学期每年特定的大仪式。每次上课前问好课后告别,每周一次的升旗仪式,考试后的班内颁奖仪式和学年表彰大会,还有班会课的生日歌等等,用仪式感赋予集体生活明确的价值,让学生都以自己是班集体中的一员而骄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