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中庸》04:“小人”的三不是

《中庸》04:“小人”的三不是

作者: 花石冈 | 来源:发表于2023-01-05 23:05 被阅读0次

    《中庸》04:“小人”的三不是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的那个仲尼说:“君子的言行合乎中庸之道,小人的言行违背中庸之道。君子的言行之所以契合中庸,是因为君子时时处处依照中庸之道去行事做人。小人的言行之所以违背中庸,是因为小人做人做事常常肆无忌惮、不计后果。”

    整部《中庸》,“仲尼曰”字样只出现了一次,此后,凡是引用孔子的话,均以“子曰”为开头。为什么要在第一次引用孔子的话时,使用“仲尼曰”呢?这样做只有一个目的——强化论点,同议论文中引用名人名言的目的是一样的。为了强调所引用的话出自大成至圣先师孔子之口,特别用到了“仲尼曰”这样的反常表述形式。强调这里所引用的话出自“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中的那个仲尼,出自了不起的圣人之口。此后,再引用孔子的话时,因为有了第一次的强调,便可以回到常见表述样式“子曰”了。

    高人只讲家常话,孔子的话很简单。中庸是君子之道,小人不会遵循这个道。君子的言行之所以符合中庸,是因为他时时处处遵循这个道。小人的言行之所以违背中庸,是因为小人时常肆无忌惮,不把这个道当回事。

    《大学》中讲得很清楚,小人在无人干涉的闲居时光里,总是肆无忌惮、无所不为的。只有在见到有德性修养的君子时,才会对之前所做的坏事遮遮掩掩,努力表现出好的一面来。小人的言行之所以违背中庸,不是他不能做到,而是他不愿意约束自己。小人之所以不愿意对自己进行自我约束,是因为他心中没有对天命、性、道的认知和敬畏。

    《论语》中讲“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君子所敬畏的天命、大人、圣人之言,恰恰都是小人所轻视、不在乎的。

    什么是“小人”,就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不能始终如一的人。闲居为不善到无所不至程度的小人,为什么“见君子而后厌然”,还要努力掩盖自己不善的一面,彰显、表现自己善的一面呢?说到底就是缺乏始终如一的原则和追求。容易受到外在环境的影响,容易受到他人的干扰。

    这里讲的“小人”有三不是:

    一、反中庸

    孔子讲得很明白,君子之所以在中庸状态,是因为君子时时处处遵循这个道。小人之所以不在中庸这个状态,是因为小人做起事儿来随心所欲、肆无忌惮,不把中庸之道当回事。

    这是一个向学之心的问题。孔子讲十几户人家的小地方,也一定会有在忠信上和自己差不多的人,只是没有人胜过自己的好学罢了。什么是“好学”,孟子指出,舜以岩洞为居,以豺狼虎豹为伍时,同其他山野之人没有什么分别。不同之处在于舜一旦闻一善言、见一善行,马上变得如同决口的江水一般一发不可收拾。不实践这些善言、善行到惠及所有人的程度便不肯罢休,这便是“好学”。没有向学之心,便没有笃学之志,自然不会把“中庸之道”放在眼中。

    孔子强调自己“述而不作”,讲自己是“好古,敏以求之者”。孔子所处的时代,文字传输远不如今天这般发达、方便。那个时候,但凡是流传下来的文字,一定是经历过千淘万漉的,没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断然不会被一代又一代的人费尽心力地留存下来。孔子讲“好古”,讲“述而不作”,就是对古人文明成果的极大尊重,就是向学之心在起作用,就是要努力自这些文明成果中汲取精神营养。

    小人哪里有这样的向学之心,只是一味讲自以为是的那一套。所以,才会肆无忌惮,才会“反中庸”。

    二、无忌惮

    小人的言行之所以违背中庸,一是因为“小人之心”,而是因为肆无忌惮。

    中庸是什么?中庸是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合乎最普遍常理的状态。小人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内心没有一个始终如一的持守,怎么可能朝着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努力。君子慎独,在独处的时候尤其小心谨慎。小人正好相反,在有德性的君子面前也能趋善,一旦独处闲居,便随心所欲、肆无忌惮。甚至办起坏事来无所不用其极。

    “中”是喜怒哀乐之未发的状态,小人内心因为没有始终如一的持守,所以最容易为外界所动,很轻易地便因为卷入到相应的关系中,而生发出“不成熟”的情绪来。今天,我们看网络上的吃瓜群众,一波接一波地追热点、跟风。评论起某个遥不可及的新闻热点来,常常是义愤填膺的。情绪情感轻易生发,内心立场随波逐流、全无定数。

    没有静,哪来的定,没有定,哪来的安,没有安,哪来的“中”?干脆不讲“中”了,自然便是随心所欲、肆无忌惮。

    三、好表现

    小人见君子后“掩其不善而著其善”,是因为感受到了有德性修养君子的美德之善。

    老子讲“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小人则是无常道心,以所见所感为自在心。既然无常道心,有的便是扭曲了的争胜心。别人有一,他要有二,从来不去考虑那个“二”是不是他真正需要的。别人有的,他要有;别人没有的,他也要有。从来不去考虑这些是不是自己真正需要的。

    在具体的人、具体的事面前,君子坚持内心的持守,努力保持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状态,努力遵循常道、常理。小人放任内心的争胜,做起事儿来,无所不用其极。争胜心趋势下,小人总是更愿意选择极端,通过言过其实、标新立异来表现给人看。君子做人做事是做给自己的,自然遵循常道、常理。小人做人做事时做给人看的,自然选择极端、轻浮,求一个标新立异、显而易见的结果。

    因为反中庸,所以无忌惮,根在好表现。这便是“小人”的三不是。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庸》04:“小人”的三不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hfdc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