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一本书,同样一部电视剧,不同年纪的时候看,总会有不同的心境。
小时候对于孙悟空完全是一种英雄式的崇拜。这猴子上天下地入海无所不能:游龙宫借如意金箍棒,下地府勾销生死薄,上天庭大闹天宫, 这天上地下的坏事都让他一个人做尽了,好不威风!后来,看了大话西游,看了今何在的悟空传,再回过头来看孙悟空,才觉得他极其可怜可悲。
孙悟空的个性就是叛逆,就是放荡不羁,就是天也不服,地也不服,他只服俺老孙自个。 可以说,他是一个完完全全彻彻底底的自由主义者,他要求挣脱一切的束缚,砸碎一切羁绊的锁链。地要管他,他就陷了这个地;天要管他,他就捅了这个天!
孙悟空之所以为很多人所喜爱,恐怕正是他这份天不怕地不怕的豪情壮志。说起来,这份豪情壮志往往和浪漫主义情怀联系起来。为何?因为这份豪情壮志夸耀的了一时,称赞不了一世。认真的分析起来,孙悟空所做的事其实就是一件事:破坏规矩。
何解?生老病死是凡人的规矩,他仗着自己本事大, 硬是把天下猴类都从生死薄划了去;天庭尊卑有序是规矩,他硬是自封了一个齐天大圣,妄想与天高,与地齐;到最后,他更是想把玉帝老儿从凌霄宝殿拉下来,自己坐一坐三界之主的位置,这更是大大的坏了天庭长幼尊卑的规矩。要不是如来设计把他压在了五行山下,还不知道这厮要坏了多少规矩。
运用当下时髦的话语来说,孙悟空其实是个体制外的混混。有那么一点本事,有一个安身立命的场所,也纠结了一批人跟他打家劫舍。可惜他不自量力,一步又一步的挑战正统体制的底线,最终招来了五指山,一压就是500年。或许在山下的500年让他彻底的开了窍,认清了自己的地位和出路。
什么地位?老孙你再牛,你也是个体制外的散仙,再说不好听点,就是一只妖猴。什么是妖?今何在说,神仙管不到的就是妖。
认清了自己的位置,那又出路何在?要么你继续在体制外,做你的逍遥散仙;要么你进入体制内,去当正统的神仙。当然了还有一个最伟大也是老孙最初的设想,你也可以另起炉灶,推翻了现在的体制,但最终还是要建立一套自己的体制。
这三条路,第一条看似最好,但实际上不可行了。为啥?你已经蹦了这么高了,体制内的头头已经把你当成了心腹大患,岂可容你再逍遥自在?第三条路也早已被证实了不可行,有如来在,你怎么可能另起炉灶?所以,到头来孙悟空只剩下了最后一条路,那就是进入体制内,被体制收编。
领导上考虑到孙猴子太过顽劣,直接收编岂不是又会发生当年太白金星招安的情形?还是如来老谋深算,编出来了一个西天取经的弥天大谎。给他套上金箍,让他去保唐僧西天取经。又在道上放出话来,吃了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于是黑道的妖怪,白道的神仙纷纷来阻挡他们去西天取经。
孙悟空在不断地打怪,不断地救援的路上一路折磨,还要时不时的被糊涂的唐僧念紧箍咒。十三年后到了西天,他的顽劣劲终于没了。同时也泪眼汪汪的明白了一个道理:还是体制内好啊。再也不用东奔西走风里来雨里去的讨生活了,再也不用被诸多白道黑道上的妖怪为难了。于是,他坦然的接受了斗战胜佛的封号,成功被收编进体制内。
孙悟空的成长史,就是一部热血青年的堕落史。 曾经他也有梦想,不服天不服地。后来他服了观音,服了唐僧,服了如来。当初的桀骜不驯基于他的年少轻狂和自我怕膨胀,他自以为无所不能,却连如来的手掌心也跳不出去。后来他才明白天到底有多高,地到底有多厚。在体制的力量下,自己的抗争显得是多么的不堪一击。他曾近以为自己足够强大,可以不守规矩,更是对种种规矩不屑一顾,把破坏规矩当做自己人生最大的乐趣。可是到头来自己还是被收编进了体制内,被体制内的种种规矩所束缚。
当初的梦想实现了吗,事到如今只好祭奠吗。。。
孙悟空的出路,或许大致应该是所有青年的出路。
从浪漫主义到现实主义的出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