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角是虚构的,但人是真的,她不是某一个人,而是很多人,也有可能是所有人。”
1、
林安易走出房产中介公司,把手中的中介名片扔进路边的垃圾桶,她的心忽的一下砰砰乱跳,房价没有想她以为的那样,会因为三个月前的限购而跌下来,反而涨了很多,让她越来越望尘莫及。
她恐慌,这不断变化的数字,难道就是这座城市婉转地给她下的送客令?
她给老家的爸妈打了一个电话,电话那头,爸妈还是过着与上周,上个月,上一年没什么不同的生活,他们之间的话题也和上周,上个月没什么不同,可她明显感觉到,爸妈与自己的生活已经越来越远了。
在她的家乡,那个四线小城市,每个人的生活都好像被编好了程序,什么时候读书,什么时候工作,什么时候结婚,什么时候生孩子,什么时候在程序运行结束的时候安详的死去,留在那里的人把这种生活叫做稳稳的幸福,虽然他们也很羡慕外面的世界,但外面的世界除了作为旅游景点从来跟自己没什么关系了。
林安易内心聚集着强烈的不安,因为他感觉到这个外面的世界,也快和自己没有关系了,这一切因为太出乎自己的预料而让她不安,如果一开始就有人告诉她,外面的世界不可能接纳她,她或许根本不会来了。
毕竟,普通人只能走普通人的路,这个道理她最近才懂。
2、
18岁那年她高考,父母说,就考本地大学,离家近,中午还能回家吃饭,她说不,她要去北京,去上海,去广州,可惜她没有什么读书的天分也没有什么应试的运气,她更熬不住夜夜挑灯夜拼勤奋,落榜是意料之中。
她跟父母说,要不去读个三本吧,可惜北上广的三本,学费对林安易的家来讲还是太贵了。
“那些地方离家太远,你一个女孩子,不要去那么远的地方,而且听说那边工作特别辛苦,每天上班要坐三个小时公交车,你受不了的。”高考失利后,爸妈安慰她。
但她想,北上广去不了,最少要去省会城市吧,最少要能吃一些家乡吃不到的东西,穿一些家乡没有的衣服牌子,这样见到老同学,就是炫耀的一种资本。
林安易说那就复读一年吧,目就瞄准在省城的大学,重点一本可能也无望,考个二本就心满意足了,毕竟,她觉得上学只是打开那座城市大门的一把钥匙,最终在这个城市生活的怎么样,还得要靠别的。
别的是些什么呢?
她也不知道,她只知道,虽然自己天资一般,家庭一般,学历一般,但作为一个女孩子,尤其是长相不错的女孩子,她在这座城市会有很多机会吧,性别,有时候本身就是一种优势。
3、
从省城的大学毕业后,她进了一家影视公司,她的计划是这样的,一年工作稳定,两年谈恋爱,三年结婚,那个时候她才不过二十六七岁。
但工作半年的时候,她就辞职了,因为连续一个月加班做项目,她撑不下去了,而且老板一直画饼,工资也不见涨,她还要吃饭、租房、买衣服,这样的工作不是她想要的。
“接触的人和资源圈子也不行,提升不了。”她给爸妈打电话时说。
第二份工作、第三份工作都有让她不满意的地方,就像她在这个城市谈过的男朋友一样,她觉得自己应该找一个收入不错、长相不错、知识渊博、性格体贴又对自己很用心的男人,后来,她真遇到了。
但他拒绝了她,他对她说,他想找一个见识、学识、视野、经济实力还有三观和自己差不多的女人,而她不是。
“男人不是最喜欢年轻漂亮的吗?我不年轻不漂亮吗?!我还会做饭,也不拼事业,不会天天加班啊!”林安易想不通,向朋友抱怨道。
朋友不忍心告诉她真相,男人也是现实的,那些能只看年轻漂亮的,都是不差钱的,而不差钱的,都去包养网红嫩模了,那才是真正的年轻漂亮,还可以随时换,而她不是。
4、
毕业三年多了,林安易也换了三份工作,她比之前越来越努力工作,也越来越放弃想要靠一个男人在这座城市扎根的想法。
那靠谁呢?
“我想买房子。”工作进入第四个年头的时候,她给爸妈打电话。
“你是个女孩子,买房子做什么啊?买房子是男方的事情,以后结婚时候对方都是要买的,你不用买的。”爸妈在电话那头说。
她觉得爸妈说的也有道理,毕竟自己只是个女人,但是身边的闺蜜一个接一个的买了房子,再想到曾经拒绝过自己的那个男人,如果,自己有车有房,月入过万,每年都能去国外旅行增长见识,还能说几国外语参加老外们的PARTY,那他是不是就不会拒绝自己了?
她想了又想,没有答案,算了,要不先去看看有没有自己喜欢的房子吧。
一两个月下来,选房子竟然和她选工作、选男朋友一样,出现的不喜欢,喜欢的,太贵了。
直到最好的闺蜜也买了自己的房子,林安易坐不住了,她再次给爸妈打电话,要首付款,20万。
爸妈说,我们哪有那么多钱?
她想想也是,爸妈每个月工资加在一起不到7千,抛开吃穿用度人情往来,每个月能存两三千,自己上学还花了钱,奶奶生病也花了钱,现在买房子的20万,就跟当年想要去北上广读三本学校的学费一样,都是天文数字。
“那我再等等吧,等我自己存一点钱,存个五六万,你们再帮我借一点,凑够首付再买吧。”林安易跟爸妈商量到。
但是她没有想到,最先等到的是政府的限购令。
5、
当初这座城市吸引林安易的是,虽然不比北上广那么发达,但是也在高速发展,最少在内陆地区是数一数二的大城市,让这里的生活具有现代的,摩登的,国际化的感觉。
但她忘记了,大城市的发展轨迹基本没什么不同,北上广的限购模式,被稍微修改了一点就挪到了这里,毕竟,吸引她的也在吸引着别人。
“外地户口要交两年以上社保才能有资格买房,而且贷款利率都不打折了。”午休时间,同事们都在热烈地讨论着这个话题。
林安易掐指一算,自己在这个公司才一年零四个月,还得要等八个月才够买房资格,但是她反而很高兴,政府限购令一出,很多和自己一样的人就不能买房子了,房价肯定得跌吧,等到自己社保满两年,没说那个时候房子的首付还要不了20万呢。
三个月后,当她走进房产中介公司的时候,才傻了眼,为什么限购之后,房价没有降,反而涨了呢?从前要20万首付的房子,现在需要30多万了。
“没有户口的,社保年限不够的,买不起的外地人,当然是不买了,但是还有一部分社保交够了的,买的起的外地人,他们可能一次就买两套了,就算已经有一套房了,怕政策再生变,怕房价再涨,也会再买二套房做投资,还有本地人,也要把政策红利用尽啊,谁知道以后还会有什么限制,先买入手才安心不是?”房产中介跟她解释道。
那一刻她才如梦初醒,已经上车的人会把车厢占满,而没有上车的人,可能永远都买不到票了。
6、
更没有让她想到的是,一个月后,房东涨了房租,而她的工资还在原地,她惊慌,难道这座城市在给自己发最后的通牒?
如果当初看好房子之后痛快的买了就好了,林安易很后悔,但她同时也很清楚,这个如果是不成立的。
她应该还有最后一根稻草,她决定回头去找曾经拒绝过的男人们,最少,两个人奋斗一套房会比一个人更容易一些。
可是,她忘记了,在后面等着她的还有生育孩子的花销和教育费用。
“我给我儿子提前报了那个国际幼儿园了,现在好一点的幼儿园都排不上队的,还敢嫌学费贵?人家让交五万就交五万,让交十万就交十万,能进去就谢天谢地 了。”坐在她隔壁办公桌的男同事紧皱着眉头对林安易说,而他的老婆,还在坐月子中。
“你的收入能买学区房吗?能让我们以后的小孩上国际幼儿园吗?”林安易问自己的男朋友。
“买什么学区房?上什么国际幼儿园?一般的学校就不能上了?我们小时候不一样被爸妈这么养大的嘛,不也很优秀?那就是虚荣心作怪,不能去攀比。”男朋友没有正面回答她,但其实说的很直白了。
林安易知道,这好像的确是虚荣心作怪,但是这种虚荣心是不是必要的呢?如果以后的孩子不能上好的幼儿园和小学,是不是就意味着不能上好的中学,好的大学?然后从出生起就沦为普通人,走最普通的路,在二十几岁的时候面临自己现在面临的同样的困境?
如果什么都不能改变?为什么还要这么辛苦的留在这里?
她想不明白,但是也没有其他选择,唯一的退路可能只是回老家。
这一次,她不再犹豫了,她怕再过几年,连老家都回不去了,人生要是只能生活在如果里,真的太失败了。
恐惧还是有的,林安易想想自己在这座灯火辉煌的大城市已经生活了快十年了,她的眼睛、耳朵、脑子还有胃都已经养成了大城市的脾气,回去,能过的惯吗?而且自己的年龄放在老家不仅不是优势,甚至还是劣势,又怎么办呢?
但转念一想,自己来这座城市快十年了,没有车,没有房,也没有存下钱,在这座城市年龄与样貌的优势,比起资本与资源的优势,真的太不值一提了,这对男人女人都一样。
而回老家,最少她还有这一段十年的经历可以当故事和阅历,讲给从来没有到过外面世界的人们听。
7、
一个月后,林安易拎着自己的两个大行李箱来到了车站,她在等待南下回家的火车。
她的身边站满了背着大包小包的同行人,他们应该也和自己一样,被这座城市拒绝了吧,就像也有很多被北上广拒绝的人退而求其次选择来到这座省会城市一样,当年的自己,不也是退而求其次才来这里吗?
只是没想到,城市淘汰人的速度与标准飙升的这么快,她又得再退一步了。
可是林安易心里那颗不甘的小苗,不会就这么枯萎下去,也许,再过二三十年,等中国婴儿潮那一批人离世,中国总人口数下降,大城市的房子也会降价吧,也许那个时候,她还有机会带着尊严杀回来。
即便,那个时候,她都已经快60岁了。
“60岁又怎么样?你看国外很多五六十岁的女人还是活得很潇洒,很有活力,保持一颗少女心。”她在心里默默的说。
但是林安易忘记了,等到她回到老家,她的生活就会和老家的轨迹一样,在老家,五六十岁的女人都在在跳广场舞,在忙着给孩子相亲,在乐呵呵地带孙子,没有人还牵挂着曾经拒绝自己的那座灯红酒绿繁华的都市。
林安易以为自己的人生会和父母的不一样,会和一起长大的其他的小伙伴们不一样,虽然她的确过了十年不太一样的日子,但最终,她还是没有什么不同。
“也许只有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了。”在火车进站的轰鸣声中,林安易想。
“时代总是会变的,我生活不下去的大城市,也许我儿子、我女儿能生活下去呢,毕竟,一代会更比一代强吧。“她坐下后,整理了一下衣服,对自己呢喃道。
她的旁边坐着另一个光鲜靓丽,带着大城市气息的女人,那个女人的手里,捧着一本《北京折叠》,那本书说,城市已经分好成了三个阶层世界,打破阶层的可能性几乎是零。
“这是一本科幻小说吗?”林安易问坐在旁边的女人。
“不是,这是一本纪实文学。”旁边的女人颇有深意的一笑。
达尔文早在100多年前就说过,自然界的演化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那城市的演化呢?
应该也会存在一套内在的逻辑,毕竟,要在繁华的地方过昂贵的生活,是要付出代价的,只是,有的时候,代价是努力,是拼搏,是奋斗,有的时候,代价是正确的选择和远见的决断,还有的时候,代价是出生那一刻起就决定了的命运,这是不可抗力,一个人与另一个人因为出生不同所造成的鸿沟,也越来越难以逾越。
火车开动了,林安易看着对面从家乡方向缓缓驶来的另一列车,上面有太多年轻无畏也无知的面孔。
“但愿他们能等到一个好时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