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芳菲四月天。盛春季节,可是疫情裹足,没能出门看花踏青。日子过得除了菜市场就是家,接触的人不是超市售货员就是家里那个自带攻击模式的吸金兽。听上去确实是无聊又无奈。
不能出门感受春的美好,然而菜市场却不失一个好去处。
往常去菜市场都是直奔主题,脑子里想好了今天主菜是啥,中午几个菜,晚上想吃什么,荤素如何搭配,颜色怎样调开,需要多少量,配菜是否要买。然后一气呵成,也不问多少钱一斤,给我个数字扫码拿菜走人。
偶尔,我也纠结于吃什么,为此愁眉不展,甚至不愿意去菜市场,感觉那方天地里没有什么食材可以满足味蕾的需求。
今天也是。于是,放下脚步,不用想吃啥。就只是当去逛商城一样,不带任何目的。

菜市场二楼是蔬菜区,一进门处,就是一个摆地摊的,卖本地郊区的农民散养的鸡下的蛋,价格也是很公道,差不多一元左右一个。也有人觉得太贵了,摊主立即告知,边上有一筐便宜,合5毛一个不到,鸡蛋还明显大一圈。

鸡蛋摊位对面就是卖野生芋蒿的。这个菜以前我在苏州或者其他城市都没有见过,到了芜湖才发现竟还有这样的美味。去掉叶子和根部比较老的一节,掰成5厘米左右,加点采石矶豆干,配上红色辣椒,加点咸肉丝爆香,大火炒熟,略放点生抽和盐即可出锅,肉和芋蒿的鲜咸相碰撞,析出芋蒿的自然香气,红辣椒略有些辣,又让豆干的味道显得饱满丰富。这的确是一道简单易上手的春季美味。

往前走几步,见一位大叔卖竹笋,粗糙的双手,不停地帮买笋的人剥去笋衣。
来了一位大叔,年龄与摊主相仿,衣着却是干净利索。天平上堆了好几根竹笋,其中有一个很长,大叔觉得太长的也许比较老,不想要,就说要换一根,摊主觉得价格已经很低,不愿让大叔再挑拣,一味地说,都是一大早挖来的,哪有老的。不料大叔转身走了。摊主眼见这生意又谈不拢了,毕竟大叔要买三四个笋子,摊主无奈喊大叔回头,说着:来吧,来吧,给你便宜些,你自己来挑要哪个吧。大叔又重新挑了四个笋子,矮的粗的,还要求把根部老一些的都削去了,这才满意的上秤称了拿了走。这年头,这样的小买卖真是不容易啊。

沿着竹笋摊往前,这一条都是空的铺子,但是都被这些没有固定摊位的老人们占着,位置最靠里人也少。大多都是跟竹笋摊的大爷一样,自己种的菜,数量也不多,一早挑着担子从乡下乘坐公交车来到市区的菜市场。
有个30来岁的男人,整齐的发型,白净的圆领衫,鞋子也是干净整洁。他在一个老太太的摊位前买了一些蒜苔,只听男人说:五七三十五,二七十四,一共2块5。右手递过去一张10元的纸币。老太太颤颤巍巍地接过纸币,嘟哝着:我找多少钱呢?男人又算了一遍:五七三十五,二七1块4,一共2.75元,算2块5,给10块找7.5元,对不对?
我看看那个净男,想到老爸说过一句话:买卖即是做人。过日子能省的完全不必浪费,可是,我们遇到需要帮助的人,最慈悲的心怀是,不伤害受助者自尊对方又得到帮助。我或许无力帮助老太太,但是我会多买她的菜,更不会因为她们算账不灵而少付一角钱。
菜市场就是一江湖,一个到处充满烟火气,充满生机,充满对生活向往的地方。
愿岁月善待每一个认真生活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