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写了拆书活动让我看清了自己拖延背后的一个重要原因——不想走出舒适区。
“走出舒适区”这个词我经常听到,却从没想过这就是我拖延的原因。有时候事情就是这么奇妙,有两个我很熟悉的东西经常在生活中出现,但我从没想过它们有什么联系,有一天,突然有人在两点之间轻轻画上一条线,好像把我心里一个纠缠不清的线团也捋成了一条直线,一切都变得清晰了。在局外人看来这问题可能显而易见,但身处迷宫中的我很长时间都没绕出来。当时听了老师那句话,豁然开朗,之后的几天心情都很好。
这篇文要说说我在这次拆书活动中的一个意外收获。在《拖延心理学》中,作者将拖延的原因分为四类,其中之一是争夺控制权的较量,简单地说,就是权威、规则或者情势等等要求我们必须做一件事,这并非出于我们自愿,而我们为了获得对自己生活的掌控感,就通过拖延进行一种反抗。
当时老师举了一个例子,称之为“最后一秒效应”。比如,你今天想拖地,你已经把拖布准备好了,但就在你拿起拖布要拖地的时候,你爸或你妈在身后说“哎,你把地拖了吧!”然后你就觉得这个心啊,特别难受。。。你就默默放下拖布,一点都不想拖地了。。。
我想只有那些有过相似经历的人才知道这是一种什么感觉,而有些人可能会不太理解,为什么听父母这样一说就不想干了。如果你看不懂,那么我要恭喜你,说明你心里没有这个雷区,这是件好事。
当时我看到老师攥着拳头按在胸口上,脸上是非常烦躁的表情,一瞬间唤起了我相似的记忆和感受。在座的好几个人都表示自己也有这种情况,还举了几个自己的例子,我看到大家的反应,自己有一种解脱后的愉悦感。
这是我第一次知道原来这种情况在我们这一代人的父母身上这么普遍,它这么容易激起我们内心烦躁、逆反的情绪,看到很多人都有过类似经历,我就释然了。
现在网络上的爆款文章有一个非常流行的派别,我们姑且称之为“原生家庭寻根派”,就是一个人身上的所有缺点,以及一个人在工作和家庭中遇到的所有问题,都被归结为原生家庭有问题。这样做有一个明显的好处,就是当事人不用承担责任,这样很容易得到一部分读者的追捧,因为有了这样的理论依据,他们自己可以推脱责任。但很多作者只是给出了这样的答案,却并没有提供问题解决方案,导致读者除了抱怨父母,并不知道该如何解决眼前面对的问题。
受这种言论的影响,我也曾想过,自己性格中的一些缺点是不是因为父母太强势、亲子关系不健康造成的。直到在拆书活动中看到大家都面对过相似的情况,但却有着完全不同的性格,有的正好能弥补我性格中不足的一面,我就知道了,父母身上的问题并不能成为我不努力自我修行的借口。
通过这件事,可以得出两个结论:一、要敞开心扉和大家交流,说破无毒;二、交流时如果有懂心理学的人在场,可以化解很多谜团和误解。所以,能跟着邹老师一起拆书,真是很幸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