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致知”是儒家的基本理论之一,它出自《大学》的开篇“大学之道”中:“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后人将《大学》中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称为儒家“八目”,可见儒家认为,修身、治国、平天下的基础在于“格物”和“致知”,即通过探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
朱熹则认为要“知理”就要“格物”,认为世间万物都蕴含了无穷道理,一旦通晓道理,便尽知天下万物之事,从而胸襟宽广,宠辱不惊。
王阳明则通过自己“格竹”的经历说明“理”是“格”不出来的,“理”存在于人的心中,并不存在于物中,要“知行合一”。此处“知”即“理”,不是“知识”,而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良知、道德。
暂不去论证孰对孰错,黑格尔曾说“存在的就是合理的 ” 。哲学流派的不同,观点的迥异,自是常态。然而,对于这些论断,你是否尝试过去学习、理解,乃至明白?——是懒吗?
认知突围3:“懒”其实很无辜!生活中有太多这样熟悉的话语:“我太懒,如果我去学……”“我家孩子从小聪明伶俐,这次成绩考不好,是因为他懒,该背的没有背……”,看来人们都太习惯用“懒”找借口,万事不成之根本是“懒”。那么,如果时光倒流,回到做一件事情的初始,你会改变所谓的“懒”而变得“勤快”,事情的结果会发生本质的改变吗?
结果往往是相同的。
其实,“懒”很无辜!
认知突围3:“懒”其实很无辜!不是吗?“懒”成了一切失败的理由。我懒,我不能坚持锻炼,所以我胖;我懒,我不愿走动,宁愿一个人宅;我懒,我不愿主动记忆,所以我成绩差……是的,是认知的局限。“懒”只是逃避的借口,最本质的原因是压根没有认识到管理体重、加强社交、努力学习和未来自己想要的结果之间的必然联系,是即使肤浅认识到却不能持久付出的“视而不见”。所以,那些别认为聪明却无视每个生字的拼写、每道题的演算,是真正的聪明吗?还有行动力、自制力、坚持力……,这些都是“懒惰”的天然敌人。而行动的初始要能清楚的认识行动的意义和目的,并持续坚持进,克服懈怠和自我放松,而获得最终成功。
知识的领域像汪洋大海,每个人也只能乘坐小舟到达一定的区域。在有限的生命力,你无法获得所有的知识,你也无法成为真正的通才。正所谓“术业有专攻”,你是否在自己熟悉的领域中深耕细作?
我问自己。朋友,你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