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12日
星期一~天气:小雨
亲子日记~391
昨天在家陪娃一整天,聊天中我与女儿交流两个“敏感”的问题,一是关于写作业;二是关于玩手机。
因为平时住校,在校的时间安排的很紧凑,不用操心女儿学习的事,周末回家作业也能积极完成。暑假过半了,发现她每天总要玩一会儿乎机。决定测试一下她:偶尔提醒她会答应,如果重复提醒,她会反问:“我有计划,都在按进度进行,我已不是小学生了,您这是不相信、在逼我学习吗”?态度虽然不恶劣,但能听出烦感的意思。表达的是想快乐学习,不愿被动学习。并说出了大多数孩子的心声:家长越逼越不愿意写作业。我对她说:“老爸不是不相信你,也不是逼你,是在测试你的心态,我也提倡快乐学习、有效学习,如果心不在焉地学就失去学习的意义了,我们都不希望做无用功,不是吗”?
与女儿聊玩手机这个话题时,女儿说:学习的时候根本就不考虑玩手机的事,只是在感觉无聊的时候想玩手机,虽说有“瘾”,但遇到感兴趣的视频或娱乐节目会忍不住多看一会儿。
交流中,我得到导致孩子玩手机的因素有以下几个:
孩子没有获得父母足够的陪伴
这种陪伴并不是时间上的问题,而是父母如何满足孩子心灵需求。如果父母忽视了陪伴孩子玩乐、分享快乐与烦恼,那么很容易导致孩子心灵上产生孤独感。从他们口中我们经常可以听到:“好无聊!”“ 没人陪我玩!” 于是他们需要通过借助其他事物来获得心灵补偿。零食、电视、网络便成了他们最好的陪伴者。
孩子缺乏自控能力
对于玩自己感兴趣的事,每个成年人都很难自控,何况一个孩子,当他们玩得不亦乐乎的时候家长喊停止,对他们来说是非常痛苦的。很多时候你越催促他就越着急,一着急就玩不好,或者越着急就越想多玩一秒钟。
缺乏有秩序的作息安排
孩子在放学后到上床睡觉这段时间,没有合理安排好作息时间,加上家庭成员各做各的事,很容易产生某个时间段无事可做,此时孩子便会容易想到看电视、吃零食或者玩游戏。
父母在家频繁使用手机玩游戏
我们常说孩子是父母的镜子,你做什么他就学什么,这就是身传言教。如果你经常在家里打电话、发短信、玩微信,或者打游戏、看电影,那么多半孩子也会对手机产生兴趣并希望从手机中获得满足。
在这里奉劝家长朋友,平时多点亲子陪伴,避免在孩子面前长时间的使用手机,如果可能的话请放下手机,多看看书,和爱人谈谈心,做做游戏,或者聊聊天,或是一家人出门散散步,这些都是健康的生活方式,更有利于孩子成长,促进家庭幸福。
潍坊市奎文区圣卓实验学校翟婧婷爸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