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朝地大、物博、人多。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一个现象级人物,特别是人们最喜欢关注的娱乐圈。
比如,曾经的王宝强、岳云鹏、傅园慧。。。还有这几天风头正劲的吴京。
吴京因《战狼2》而大火,票房大卖。据说,突破了很多票房记录。
“曾经你对我爱搭不理,今天我让你高攀不起”的口号再次响亮。
他有多激动不知道,反正吃瓜群众很激动。
屌丝逆袭的故事永远是一剂鸡血,诸多迷乱的心灵又可以躁动几天。
好事,这是好事。向往美好必须鼓励。
但我不得不说‘但是’。
但是,如果我们的激情永远建立在外在事物的刺激上,这并不值得鼓励。当然了,你说你看他的故事就是为了消遣一下,你就不用往下看了。下面的话是写给在励志故事中找感觉的人看的。
那些习惯在励志故事中汲取营养的人,多一半自动自发的做事的能力都很弱。读完故事能干两天,故事忘了,动力也就跟着弱了。然后把精力花在寻找下一个励志故事上,忘了做事。如此往复,进步很难。
可他们偏偏不自知,嘴里讲着别人精彩的人生,脚下过着自己粗糙的生活。讲别人故事时精神是充实的,看自己生活时内心是崩塌的。左右摇摆间,精神是分裂的。
如果有一刻感到美好,就是看到别人曾也是一个屌丝时的窃喜。喜的是什么?喜的是自己的逆袭梦仿佛有了参照。可是梦终归会醒,醒来时痛苦万分。
他们比谁都想改变,但他们信神信佛不信自己。他们总渴望有“神来之笔”,让自己一下子变得内心强大,动力十足,奋发图强,从此不知疲倦,勇往直前。
可,这,还,是,梦!
不,现,实。
为什么他们总渴望“神来之笔”---只有在看了励志故事时才有做事的动力呢?这是因为他们认为自己是可以轻松的掌控世界的,而外界没有如我所愿的运转,一定是自己状态不够好。而励志故事可以让他们把这种状态回来。
实际上,这是一种不成熟的婴儿的心理。
心理学家武志红曾在书中对这种心理有过这样的描述:『婴儿会有这样的感觉:我是神,我无所不能,因此我一发愿,世界就会按照我的意愿运转。而当周围的世界没按照自己的意愿运转时,婴儿就会觉得,问题在于我,我发愿时状态不好,譬如没吃饱,所以发不好这个意愿。所以婴儿会在自己身上使劲,通过整自己,想把自己变得完美,然后让世界重新按照自己的意愿运转。』
一个心理不成熟的成年人也会具有这样的心理。因此,他们永远在寻找最好的状态,认为只要找到那种“完美”的状态,他们就可以轻松的把事情做好。所以他们才不断地看励志故事,找感觉。找到感觉时会觉得自己是神,可以把天戳一个窟窿;找不到感觉时,就认为自己什么都不是,不愿行动。
然而他们忽略了一个事实,没有谁的成功是靠“神来之笔”的,只有持续的投入,从细微处努力,面对挫败感,才能够积累出成功。
因此,如果你想要成功,一定要把焦点放在自己做的事情上。一个演员为拍戏在部队训练1年,在非洲生活几个月。。。这些事真跟你没多大关系,当个笑话看看得了。别说你是个写字的、做销售的、开车的,即使你是个演员,他的事跟你也没多大关系。你要做的是,埋头背你的台词,琢磨你的动作。
总之,你需要和自己正在做的的事情多产生链接,做出点成绩,增加点成就感,慢慢的建立起强大的自我。这才是正途。
记住,你是人,不是神。是人就会在做事时遇到困难,有挫败感,这再正常不过。因此你不需要停下来找感觉,找最佳状态。持续的投入,才是做事的关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