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心理学中有一项经典的实验:三组人围绕一个社会事件展开讨论,每个组有九人,其中六人是雇来的帮手(分别扮演从众者、偏离者、立场改变者),实验表明,人们最喜欢的永远是从众者,最不喜欢的是偏离者。
无论社会怎么变,如果跟着主流的社会价值走,是不会出岔子的。从众者是社会的主流,他们是最普通的一群人,最受欢迎的一群人,也是最可怕的一群人。
他们附和权威,他们成群结队,他们四平八稳,永不犯错。平日里,他们是好好先生,灾难时,他们是乌合之众。
有圣人引领时,他们也是圣人。当魔鬼带路时,他们皆是魔鬼。因为他们懒得独立思考,总是喜欢随波逐流,所以看起来很合群!
你看,一个人之所以被孤立,被认为不合群,很多时候并不是因为自己做错了什么,仅仅是因为你与周围人不一样。
其实,我们很多人都被孤立过。有的因为出身、相貌甚至成绩好,有的因为能力出众。还有的仅仅是得罪了圈子里的权威,而遭到排挤......
年轻的时候,我们往往因为害怕不合群,害怕与众不同,而努力去压抑自己,随波逐流。
人到中年,当一个人还以“合群”为荣,以朋友的多少、聚会次数衡量一个人的价值,那么这个人注定没什么出息。
那些不合群,往往是人生最美的姿态02
上天对每个人都很公平,越努力就越幸运。不努力不付出就很难得到想要的东西。虽然现实的社会有很多不公平,但当你有足够的能力时,生活对你就有多特殊。
命运的不一样的就是如何对待自己的生活。有的人看似不合群,但实际上习惯在独处的时光中修炼自己,自然能力也相应提升。
鲁迅先生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文笔犀利,鞭丑挞恶,因此得罪不少人。
“横眉冷对千夫指”的他,怎么看,都不太合群。
萧红曾在《回忆鲁迅先生》里说过:“鲁迅先生家客人很少,几乎没有,尤其是住在他家里的人更没有。”
生活中,鲁迅不苟言笑,很少与别人合影,自己的照片也都一脸严肃,看着便十分孤傲,让人望而却步。
但是,不合群的人,不是没有朋友,而是他们懂得如何选择自己的社交圈。这个圈子,可能只有那么三两个人,但是一定情义相投,不离不弃。
鲁迅先生一辈子朋友不多,但都是响当当的人物:蔡元培、瞿秋白、宋庆龄、萧红、许寿裳。
其中,许寿裳和鲁迅是同乡,在日本认识后,就成了一辈子的朋友。在以后的30多年中,他们互相帮助,度过难关。
鲁迅去世后,他顶住压力,力促《鲁迅全集》出版。
许广平曾感叹他们的友谊,是“求之古人,亦不多遇”。
蔡元培是鲁迅的朋友,也是他的伯乐。蔡做教育总长时,将鲁迅调到教育部做事,当北大校长的时候,又把鲁迅调到了北大当老师。
鲁迅去世的时候,蔡元培亲为执绋,在送葬队伍的最前面。宋庆龄在鲁迅生病逝后,亲自选棺材和墓地,并主持葬礼,而且一人承担所有费用。
“不合群”的鲁迅,活出了无数人羡慕的一生。
那些不合群,往往是人生最美的姿态03
记得一名企业家曾经郑重地和女儿谈过:
世界上有两种人,第一种人占95%,这类人是大众式的,没有野心,最大的梦想就是现世安稳,岁月静好。
第二类只占5%,属于挑战式的。他们注定要经历很多的山重水复,柳暗花明。
想要成为第二种人,就必须与第一类的大多数人相背离,承受别人的嘲讽、非议甚至落井下石。但是这是一条打破阶层固化,实现阶层跨越的捷径。
他问女儿:你选择做哪种人?
我们都曾经想做第二种人,但是,大多数却慢慢活成了第一种人。
因为挑战太多,因为压力太大,也因为太多的人,没勇气做那个“不合群”的人。
一个人,如果为了“合群”而去努力讨好,除了学会苟同和随波逐流,没有任何意义。
打破这种局面,需要有不合群的勇气。然后要吃很多苦,经历很多磨练,最终才能过上你想要的生活。
大多数时候,人际关系只是成功路上的助力。归根结底,你只有靠自己。
一个有思想有能力的人,在独处的时间和空间里,“自由”地安排这段时光怎样度过,内心笃定地去做自己,独辟蹊径地思考问题,感受更多的积极体验,加深自我了解,专注于你喜欢的领域,提升创造力,实现自我认知、独立思考、提高工作效率等。
英雄,永远是孤独的,只有小喽喽扎堆,只有内心不强大的人才会计较是否合群。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