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柳絮惊春醒,日暮入中年

柳絮惊春醒,日暮入中年

作者: 左岸风景暖如烟 | 来源:发表于2019-02-23 22:12 被阅读0次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许浑的这首送别诗犹如江枫渔火,寒夜孤灯般很轻易地就能打动许多人近中年的灵魂。

    全唐诗中收录了许多送别诗,父子相送,夫妻话别,情人依依不舍,朋友再见......可是唯独这一首,读完后你会有独上西楼,人生流逝的无奈,你会发现我们目送的其实是自己的过往,活着活着就失去了自我,且前事不可挽留,后事无计可追,仿若大河中的一朵浪花,除了眼睁睁地看它远去,你什么也做不了

    暑假去了趟兰州,在中山桥上看风景,夕阳映着河水,为周遭的一切披上一层凉薄的暮色,波光粼粼,一映一跃间你能清晰地感觉到时光以你挽留不住的雍容默默前行,将一切都留诸身后,,仿若一帧动静相宜的山水画.

                画卷一    <如懿传>    未曾相逢先一笑,初会便已许平生

    许多年前,游荡在拉萨街头,最喜欢的就是窝在玛吉阿米的窗边晒着太阳点一壶酥油茶,闲闲的翻看两页书,然后发一下午的呆.彼时,手边的就是这套<如懿传>.那时算作是生命里最好的年华,有一点钱,有一点闲,心底深处那点柔软的情怀还残存着青春尚暖的余温,仿佛再凛冽的现实都会自带柔光般温和起来.

    彼时年少,总是天真的以为开心了就该明亮的笑,难过了就该放肆的哭,眼角眉梢都是对未来自信满满的希冀.

    彼时"罗带结同心,一步如重城"总是天真的以为生活里没有什么会是爱情解决不了的问题.

    所以明亮的阳光下忽略了故事里所有的苦痛悲伤,只记得那一方绣了青樱花紅荔枝的丝帕,只记得那句"墙头马上遥相顾,"只记得那些走马灯似铺开的幸福片段

    临行前在哲蚌寺求了一支签,朴素的签纸上用谁也看不懂的文字写着"与君同舟度,达岸各自归"周围一片留白昭示着命运留给的未知.可是也在年少的希冀中也被解读成了"盛世繁花,同登彼岸".的幸福

    一晃许多年过去,时光像极了珍藏了多年的老照片,美好的情怀还在,可是伸出手去,却是一触即碎的尴尬.这时才能体会到"日暮酒醒人已远"的悲凉,才能在熙熙攘攘的盛世繁花下明白<如懿传>与其说是 一部爱的消亡史不如说是人到中年才知世情艰难的无可奈何.许多年轻人不喜欢周迅的演绎,总觉得太过平静的一张脸,平铺直叙的声线,没有一点能勾起观众好奇心的情感起伏,可是只有真正人到中年尝尽了生活的不如意,你才会知道所谓的坚强不过是在别人不知道的地方痛哭一场,然后咬着牙继续走下去;才明白所谓的优雅不过是内心虽已千疮百孔面上却只得波澜不惊的无奈坚持。

    反倒是中年人都对周迅炸裂式的演技感同身受,没有剧烈的动作,激烈的语气,甚至表情都一直如白水般淡淡的,没有真正开怀的大笑,没有无所顾忌的悲伤,然而那些不经意里微微凝滞的手指,缓缓下垂的眼角,眼眶忽然泛红却波澜不惊的神色,无一不是对人到中年心有所念却又不得不负重前行的艰难细微的体察,也惟有经历了时光打磨的人才能呈现出人物最温润光滑的面貌。

    年少时,慷慨意气,“离歌一曲解行舟,青山绿树水急流。”向前奔跑的自己和簇拥着自己的时光都有着言意不尽的美好,仿佛茫茫前路中有着的只有你想象中的美好。可是人到中年,曾经深信不疑的越来越面目全非,曾经以为志在必得的却早已遥不可及,以为会刻骨铭心念念不忘的却在不经意里繁华落尽如梦无痕,你才知道“归云一去无踪迹,不似少年时”是一种无言却真切的痛,曾经拥有过的都慢慢逝去,你却只能目送,无法告别,宛如春风秋月,一声叹息,半世飘蓬

          画卷二:竹溪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柳絮惊春醒,日暮入中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hnat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