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问儒(2):徐泰拿张隗充数,来避免徐隗的死亡

问儒(2):徐泰拿张隗充数,来避免徐隗的死亡

作者: 云间大彭 | 来源:发表于2022-10-05 07:28 被阅读0次

《搜神记》是一部奇特的书,书中的内容尽管充斥着看似荒诞不经的怪力乱神,作者干宝却显然是以严肃的史家姿态加以撰述的。

所以,对于以下这则超乎常理的故事,至少干宝本人是笃信不疑的:

嘉兴有一个叫徐泰的人,自幼父母双亡。叔父徐隗将他抚养成人,待他比亲生儿子还好。后来叔父生了病,徐泰很尽心地照料他。一天晚上,徐泰梦见两个人乘船而来,走上自己的床头,然后打开一个箱子,取出一本簿子对自己说:“你叔父的死期到了。”徐泰在梦里连连向这两人叩头哀求,后者终于心生恻隐,便问他道:“这县里面还有没有和你叔父同名同姓的人?”

故事说到这里,我们自然知道这两个人要做什么:徐隗固然难逃一死,但可以找一个同名同姓的人代他来死。这就等于抛给了徐泰一个道德难题:叔父当然是最亲的亲人,但牺牲一个无辜者的生命来挽救叔父,可以这样做吗?

亲情终于战胜了一切。故事的后文是,徐泰确实想找这样一个替死鬼出来,却实在想不出本县还有谁和叔父同名同姓,搜肠刮肚之下,只想到有一个叫张隗的,同名而不同姓。那两个人答道:“这也可以,姓名差不多就行。念在你苦心侍奉叔父的分上,我们就成全你的孝心。”言讫,两人消失不见,待徐泰醒来,叔父的疾病果然痊愈了。(《搜神记》卷十)

从故事讲述者的态度来看,徐隗、徐泰这两叔侄的感情是最令人动容的。他们虽然不是父子关系,但徐隗待徐泰如亲子,徐泰也事徐隗如生父。

故事的讲述者显然相当赞同这种伦理关系,对孝道的认同超越了血缘局限。于是,讲述者的难题就是怎样处理那个张隗的结局——如果在表彰徐泰之孝道的同时加给他一个枉杀无辜的罪名,这实在难以令人接受,索性就避而不谈好了。

读者当然晓得张隗肯定是做了徐隗的替死鬼,但故事毕竟不曾明白地交代出这一点来。

看来,在故事讲述者的道德权衡里,虽然认为徐泰枉杀张隗的做法不甚妥当,但终于还是褒扬其大体而不去深究细节了。

倘若我们给这则故事增添一点内容:假设张隗也有一个事亲至孝的儿子,其人还清楚知道了父亲的死因,他又该何去何从呢?——遗憾的是,在瞽瞍案件中被孟子回避掉了的那个问题在《搜神记》里同样地被回避掉了。

其实在儒家的思想体系里,对这个问题是有标准答案的,只不过这个答案会使局面变得更加复杂、甚至混乱起来:无论是瞽瞍犯罪,还是舜背着父亲逃亡,乃至徐泰救活叔父,张隗的儿子为父亲讨还公道,每一个问题孤立来看都有妥善而具体的正义方案,但当这些问题搅在一起的时候,虽然各自的方案依然不变,但总体看起来就不那么令人愉快了。

文 | 云间大彭

更多文章,欢迎点击关注“云间大彭”公众号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问儒(2):徐泰拿张隗充数,来避免徐隗的死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hnxw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