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并严禁转载】
上班这点事儿,简单;上班这点事儿,复杂。
上班这点事儿,快乐;上班这点事儿,苦恼。
01 上班是什么
暑期过半,神州大地又将接纳新一批上班的职场人。
这批职场人说,我马上要去打工了,意思是他们马上要上班了。
上班是什么?
网上查了一下“上班”,是这么解释的:
“上班,是工业文明分工之后的产物,由于个人和家庭出现分工,就需要相同工作任务的人在同一地点工作,改变农业文明时期以家庭和个人为独立劳动单位的格局”。
有些拗口,那么我们来简单理解一下。
“上”是动词“到”的意思,“班”是名字一个组织,即工作单位。通俗讲,上班就是指到一个工作单位去工作。
如果这个解释成立的话,那么上班与工作单位就有了关系,这个关系法律上叫“劳动关系”,上班的人叫“劳动者”。
劳动者是受国家法律保护的,对于初入工作单位的上班人来说,这个法律是绕不开的护身符。
02 上班需要知道一点上班的球事
早在2007年6月29日就出台的劳动合同法,是保障劳动者的护栏。
今天我们先来理解“劳动者”,这也是上班人需要知道的一点事儿。
首先,我们是劳动者。如果你躺平在家,或者闲赋在家,没有通过自己的体力和智力在创造有形或无形的产品或服务,并使这些产品或服务以一种价值形式在社会上呈现,产生积极正向作用。那么,你就谈不说劳动者,最起码不是劳动合同法定义的“劳动者”,不在我们讨论的范围内。
其次,劳动合同法倡导的劳动是社会性、积极性、价值形式,其中最明显特征是“社会性”的。
上班具有社会性的行为,创造的是社会性的产品或服务。
上班不是单个人的劳动,是在一定组织形式下的集体合作劳动,这点从上述的“上班”定义中可见窥见。
最后,我们应该知道劳动合同法第一条就开宗明义:“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自今天开始,我将开启劳动合同法中涉及上班人的那些事儿,以法律条文结合案例的形式来述说:
上班那些事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