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得好: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流年易逝,流年已逝。不觉中,我们都将由人生的来时慢慢悠悠走向人生的往昔,也终有一天成为那个每年都要被人拜祭的作古先人罢了。正所谓: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早悟早醒,把握当今。
逢年过节,各回各家;清明十月一,相聚大家;婚丧嫁娶,站满本家。
家人相聚,胜过满汉全席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每年的清明十月一,在外打拼的郝氏子孙们回乡祭祖吃饭喝茶,给坟头先人煮小饺汤,不约而同都赶往桐峪四叔家中,约定俗成。走在桐峪街上,村里人不乏调侃四叔一番:“哈哈!这抠门儿的郝老四,亲戚们回来总往家招待,舍不得去饭店炒盘儿(摆席)”。四叔总是那句话应答:“呵呵,饭店炒哩菜吃不出咱家那味儿道”。细思极是,饭店的菜品纵是天南海北,中西调料,五花八门,山珍海味;家中小炒,许只有一味咸盐,一洒胡椒面儿,几滴酱油几滴醋,可却充满了亲切感,欢笑声。亲人们相聚在此,纷纷感受家的味道,乐此忘疲。我在想,老祖宗留下来的回乡祭祖传统习俗,不光只为我们到他们朽骨跟前拜那几堆黄土,是教我们勿忘做人之根本。
家的味道,是唠叨叮嘱的味道家的味道,是父母的味道,爷奶的味道,叔伯姑嫂的味道,兄弟姊妹的味道;抑或是乡里乡村的味道,圪廊耍孩的味道,十五小火的味道,故土难离的味道;更是童年捣乱的味道,少不经事的味道,求学吃苦的味道。家的味道,是你初入社会,远走他乡时,班车上吃到的那几枚母亲用手帕包裹的煮鸡蛋的味道;是父亲送你走前夜里那焦灼忐忑抽的吧嗒响的旱烟袋的味道。
等你真正感悟到家是什么味道的时候,我们都已成家,各有小家;父母缺一,爷奶入土。家的味道变寻找,成追忆。多想再顶撞父母一回,再淘娇父母一回,再埋怨母亲做的饭老是难吃一回……再难吃,再想吃,也只能在回忆里去探寻了。
家的味道,不应只是父母长辈养育庇荫的味道,更应是晚辈孝顺回报的味道;家有一老,就是一宝。家的味道,是珍惜拥有,珍惜当下,珍惜亲友的味道;家的味道,是回到家中,那种久违的温馨浪漫;家的味道是家风的味道,家庭文化的味道;小家之味顺正,国家之味昌盛。家的味道,是肩挑的味道,是担当的味道,是责任的味道,是众人的味道。家事国事天下事,世间事皆有味道。
原来如此,家的味道,便是人生的味道,你我都有却又都在探寻的味道。
想念家的味道 回归家的味道 家的味道,决定家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