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篇文章《传统婚姻的几个特点:婚姻的主轴并非夫妻、结婚就是“嫁娶”(https://www.jianshu.com/p/5748c67087fa) 》中,提到了三个特点:
- 夫妻感情并不是重点:在家庭本位文化下,婚姻更多是两个家庭之间的关系,是一项与传宗接代有关的家族事业,因此是家族利益为先,夫妻之间的感情不是重。
- 大概率价值观:认为结婚才是正常的,单身是可悲的
- 父权社会下,婚姻是“嫁娶”,对于女性来说婚姻就是人生的全部
这些制度和习俗都是一定社会文化下的产物,有利有弊,有些已经不太适合提倡自由和平等的现代社会。
这时可以尝试对婚姻进行改进。那下面就聊聊个人的看法。
![](https://img.haomeiwen.com/i3991410/7ce6b30473177f27.png)
前提:结婚,首先是两个人的事情
上篇文章就说到,对于很多人尤其是中国人来说,结婚是关乎两个家庭的事情,因为这对于他们来说更多是一项关于传宗接代的事业,感情则是其次。
这种情况下,关系的优先级是:和双方长辈的关系 > 和子女关系 > 夫妻关系。总体是以“长辈和晚辈”这条纵轴为先。
这就导致导致很多人即便对婚姻不满意,但还是为了家庭选择忍忍。
而到了现代,农业社会慢慢消去,家庭的观念也会变得淡薄,随着个人意识的增强,传宗接代也没以前那么重要了,养儿不一定防老。此时的婚姻,也就比以前会拥有更多的自由,越来越多人把感情看作是婚姻的基础了。
这时,对比起婚姻是两个家庭的事情,它首先更应该是两个人的事情。双方的感情和沟通、彼此对婚姻的理解、彼此的共同生活愿景才是最重要的。
因此,改进后的婚姻,关系优先级应该变成:夫妻关系 > 和子女的关系 > 和双方长辈的关系。总体来说是以“丈夫和妻子”这条横轴为先。
基于这个大前提,下面就从三个方面来聊聊具体的例子作为参考。
一. 婚礼仪式的改进
传统婚礼仪式上,吉祥、祝福、孝敬是重点,有着一系列繁复的礼节和热闹的酒席。
而现代婚礼仪式或许可以变得简洁一些。
本人就曾经参加过一次基督教的婚礼,感觉与传统婚礼对比,实在是更加小清新。
场景的布置更加简洁环保,如鲜花、蜡烛。每位来宾的座位上放了一本关于婚姻的小册子,上面写着《圣经》里对婚姻和爱的解释。
![](https://img.haomeiwen.com/i3991410/03824cd13d2e423a.png)
婚礼开始,在新郎新娘都来到台前后,主持婚礼的牧师宣读结婚誓词,诠释婚姻的含义,并引导夫妇进行爱的分享。听的时候不禁让人也有所触动。
这让我明显感觉到,与传统婚姻更注重对父母长辈祖先的孝敬、注重热闹喜庆、注重吃喝玩乐不一样的是,这里更多的重点是在对双方爱情和婚姻含义的分享上。虽然婚姻誓词也只是某种仪式,但却可以启发人们去思考婚姻的真正含义。
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
——《圣经》
相信建筑在此之上的婚姻,会更加美满。
所以,就算不是信教,那也可以参考其中的做法:恰当去掉繁复的礼节和酒席,让婚礼变成一次反思爱情和关系的仪式,让婚姻成为两个人走向更深联结的阶梯。
二. 婚后,注重沟通,明确界限
婚后,夫妻两人应该更注重沟通。时刻记得两个人之间的感情才是主轴。
这里就需要去做到明确界限。界限,可以分为对外和对内。
1、对外:防止别人(如双方父母)过分干预两个人之间的事情
在中国家庭,由于更注重纵轴关系,父母插手子女的婚姻和家庭是常见的事情。
而要想家庭关系融洽,首先要保持好空间,维持合理的家庭边界。
一个家庭中会有不同的部门:夫妻部门、子女部门、兄弟部门、长辈部门……
在健康家庭中,不同部门会各司其职,又不会过分干涉其他部分。否则就会容易带来问题。
例如把本应属于夫妻部门之间的问题引入到子女部门中,就会让子女承担了不必要的心理压力;婆媳问题,也多是因为长辈部门过分干涉夫妻部门的事情。
那如何维持好对外边界呢?
很重要的一点是自己要先做到尊重边界,涉及到夫妻之间的事情一定先与对方沟通,而不是过分依赖其他部门来逃避问题。
并且要不断重复和坚持这个原则,拒绝父母和其他人的过分帮助,慢慢地,其他人自然做到不插手。
而当有了孩子后,也要时刻记得两个人单独的情感交流。不要把重心都放在孩子身上。
2、对内:双方自身要有私人空间
彼此之间保持合理的空间也很重要。
例如财务上,设立一个共同账户,另外分别设置属于自己的个人账户;
时间上,保证双方都有自己的独处时间,不干涉对方选择做的事情;
而在沟通出现问题的时候,也可以尝试夫妻共同的心理咨询。这在西方国家也是普遍的事情。美剧《扪心问诊》中就出现过夫妻双方共同去做情感咨询的场景
![](https://img.haomeiwen.com/i3991410/bc7bd78fc26d7337.png)
三. 平等的婚姻不是男娶女嫁
在前一篇文章也提到,父权制之下的男娶女嫁式的婚姻是不平等的。它要求一方从自己家庭退出,去融入另一个家庭。
而平等的婚姻,更应该是双方都从自身家庭退出,去重新组建一个新的家庭。
彼此首先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而这段关系,为的是彼此一起承担生活的风雨、一起成长,相互尊重,献出心中的爱、智慧、照料,产生更深入的联结,让1+1>2,激发个体更大的潜能。
并且婚姻对于两个人来说,都只是生活的一部分,毕竟最终能定义自己人生的只有自己。
结 语
最后总结一下。
在现代社会,传宗接代的观念没以前那么重要,此时可以参考其他文化,对传统婚姻模式进行改进,让它变成一种更平等的、更有利于个人成长的关系。上面提到的例子有:
- 改进婚礼仪式,恰当减少繁复的礼节,把重点放在对婚姻和爱情本身的探讨上
- 在婚后注重沟通,注重界限,时刻把夫妻关系放在第一优先级
- 平等的婚姻不是男娶女嫁,而是一种结合。
综上,如果想通过婚姻关系获得进一步的成长,那它首先应该是两个人之间的事情,否则只会变成一种无意义的仪式,表面繁华,实则空洞。
--
我是G小姐,在情感和心灵领域不断探索的95后理工女,带你穿越纷繁的表象,发现生命与爱的真相。欢迎关注,一起前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