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个年轻的爸爸和他两岁左右、哭泣不止的儿子在对峙:起因是孩子要去游乐场玩耍,到扶梯口却怎么也不肯走,一定要抱着,家长不肯迁就,然后孩子就坐在地上哭闹不止。
这个年轻的家长任凭孩子哭泣,除了说“自己起来走”“想去玩就自己走,不然就回家”外,并没有多余的话语,冷眼旁观着。两人僵持了很久,孩子的哭声越来越大,一边嘟囔着听不懂的话语,一边用手拍打地面,倔强得让人心疼。
这期间有个小男孩和他的妈妈从扶梯口下来,看到这一幕,迟迟不愿离去,犹豫了一下,拿着手上的玩具,上前安慰和他年龄相仿,正伤心哭泣的孩子。结果还是无效,哭声更响亮了,热心的小男孩和他的妈妈最终只好走开。
哭泣的孩子坐在地上闹腾了很久,大概是哭累了,渐渐安静下来,最终和他的爸爸一起走上扶梯。
多么倔强的一对父子,这种顽固的对峙,也是依赖与独立两种观念的碰撞:孩子以哭闹的方式抗议,或许是畏惧求抱,父亲却偏不袒护,毫不心软。
对于目睹的这件小事,我似乎有所感悟。毕竟,每个家庭教育孩子的理念都不同,让孩子终身受益的,是良好的观念和健康的身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