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自己列了个「每周一书」的计划,这一周看的书,是杨绛先生的《我们仨》。在还没看这本书之前,我所接收到的关于这本书的只字片句的信息大抵是书中几句被摘录作朋友圈转发的语句。看完这本书以后,我一直失落于那个薄凉的万里长梦。这位百岁老人笔下的一生,有着太多刻骨铭心的疼痛与伤悲,尽管有一部分人也会选择用温情的角度来解读杨绛先生的一生,但我着实觉得书中这一份人生路上的疼痛太过于沉重了。所以,如果你想抱着轻松的态度看这本书,我会建议你做足洞察一段寂寥经历的心理准备。
1.我们俩老了
她说:“钟书大概是记着我的埋怨,叫我做了一个长达万里的梦。”
文章的第一部分是「我们俩老了」,寥寥数字交代并暗示了一场离散的万里长梦。有段时间我也常常做噩梦,恍惚醒来的时候时候会赶紧摸手机,认识到这只不过是场梦的时候长舒一口气。韩寒在书里写道:“虚惊一场”这四个字是人世间最好的成语,比起什么兴高采烈,五彩缤纷,一帆风顺都要美好百倍,你可懂什么叫失去 。对啊,我们日常生活里的噩梦不过是一场虚惊,但杨绛先生笔下这一场万里长梦,却是一场醒不来的梦。
2.我们仨失散了
她说:现在,我们仨失散了,家就没有了。剩下我一个,又是老人,就好比日暮途穷的羁旅倦客。
起初看书的时候,我不懂这个梦的寓意,还费劲心思猜想,钱钟书先生究竟为何被带到船上,后来才明白其实这艘不断前进的船,是死亡之船。会移动前进的船,铺垫出了一条凄凉的送别之路。看书的时候,我不止一次为书里的伏笔感到深深的无力。我第一次知道伏笔这个技巧,是我还在读小学的时候,那一次看动画片,突然镜头切换到了一片辽阔天空中,两只小鸟正飞着,说时迟那时快从另一头飞出一只老鹰,极速的掠走了其中一只小鸟,随后镜头正常切换至动画片里的两兄弟,果不其然,其中一个在几秒内就被坏人给抓走了。此后我特别爱分析文本里的伏笔,就连写作文的时候,也不忘在要描写好心情的时候先夸一夸头顶的蓝天和身边的花朵。《我们仨》里的每一处伏笔,都把这一方现实生活融入进万里长梦,倾诉着杨绛先生心里对于钱老和钱媛去世的悲痛。
古驿道里的万里长梦,每一步都是他们仨的离情。深浅重叠的脚印,通向的是你的终点,抱着疼痛梦回西山,遇见的是你的归途。这个万里长梦里的客栈其实就是杨绛先生的家,直到我们仨失散了,三里河的家对于杨绛先生来说,也不再是家了,而是一间空荡凄凉了无生气的客栈。
3.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
她说:“剩下的这个我,再也找不到他们了。我只能把我们一同生活的岁月,重温一遍,和他们再聚聚。”
杨绛先生在第三部分回忆起了他们仨从前的生活。她和钱老远渡重洋,跨越万公里求学,她常常把他们俩生活中诸如学厨、搬家的小日常称之为“探险”。很巧,以前青菜跟我说,每次跟我出去逛街都好像是去冒险,我们不介意挤上拥挤的公交车,我们期待的是每一次对于这个奇妙世界的探险中总能得到收获。例如一盘好吃的菜,一件合身的衣服,一家不错的店,哪怕是一张漂亮的自拍,我们都能开心一天。除了和钱老的温馨日常,杨绛先生还讲述了他们俩喜得爱女的经历,这些都是如此的甜蜜。当然,日子里总也少不了磨难,历史大背景我不太懂(因为我是历史盲),但我能感受到在那样一个充满战火与政治风波的年代里,这一家人靠着知识分子独有的精气神儿,靠着一家人的相互关怀与支撑,度过了人生中一个又一个的磨难。最终,一生坎坷,到了暮年终于有了一个安顿的居处,他们仨却又失散了,轻易的失散了。我还不至于拥有如此平和的心态去接受这样惨痛的经历,甚至仅仅只是看了这本书,了解了杨绛先生一家人的生平我都深感痛心。杨绛先生在书的结尾里说道,“现在,只剩下了我一人”,历经生活中的坎坷,该是多么强大的内心才能道出如此一句无奈又深切的平和的话。书中在回忆他们仨的日常中,有着很多有趣的小细节,我思前想后才明白,正是因为拥有过如此真实可感的幸福,才会在别离的时候写出如此真切的疼痛吧。
4.好梦从来不由人
其实这个世界上真正坚强的人又能有几个呢,撑过了生离却熬不过死别,该是怎样一种惨痛的遭遇呢。
落俗套的用这句话来结尾,“彩云易散琉璃脆 好梦从来不由人”,以前我觉得对于一段感情最好的祝福是拥有时要珍惜,现在不了,现在我只愿每一段感情,撑得过生离,也熬得过死别。
既然遇见了,那我们就一起享受这段在劫难逃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