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人的理性建立在接受现实的基础上,不能接受现实,一切成长都是虚妄。只有坚强的人才能接受现实,只有接受现实,才有可能开始运用心智作出理性的决定,进而才有可能做时间的朋友。
只有坚强才能接受现实,接受现实才能用心智作出理性的决定,进而才有可能做时间的朋友,不断积累、不断成长。
很多道理都非常简单,但却至关重要。现实就是这样,有用的道理往往都是简单的,甚至简单到令大多数人不由自主地忽视的地步。从另一个方面讲,这本书所传递的信息,原本只不过属于常识,可由于种种原因,并没有被真正普及、理解,实在可惜。
第一版前言:
人生的幸运在于能够“用正确的方式做正确的事情”。
找到问题的根源,就真的有了希望。
再版前言:
也许只有吃过大亏,才会有洗心革面的动力。
第0章:困境
他们身上充满了矛盾——他们“既勤奋又懒惰”。
只有学会正确地思考,才意味着真正进化成人。”
很多学生“既勤奋又懒惰”的怪异现象来自他们对“时间压力”的感受。“没时间了”或者“时间不够了”的恐慌,使他们超乎寻常地勤奋。哪怕只是虚假的“勤奋”,一样能让他们恨不得废寝忘食。而同样的感受,也使他们终日不忘寻找捷径,美其名曰“提高效率”,而实际上却想着“最好不费吹灰之力”。无论哪一种行为,肯定都是不现实的,因为已经“没时间了”——这才是冷冰冰的事实。
解决问题的核心思想只有一个——一切都靠积累。深信积累的力量,时间就是你的朋友,否则,它就是你的敌人。
第一章:醒悟
真理往往是简洁的。
————艾萨克·牛顿
一个人,在这一生中可能遇到的最震撼的经历莫过于发现这样一个神奇的现象:我们竟然可以用自己的大脑控制自己的大脑。
每个人都可以用另外的方式把自己划分为两个部分——别人知道的和别人不知道的。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把一个人划分成4个区域。
如果我们能用自己的大脑控制自己的大脑,那么我们就应该用自己的大脑控制自己的大脑——事实上这恰恰是人类与猩猩的区别,尽管人类和猩猩拥有共同的祖先。
你的大脑并不是你,你的大脑是(属于)“你的”大脑。
美国数学家约翰·纳什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是历史上第一个广为人知的“用自己的精神战胜了自己的精神病”的人。换言之,纳什通过挣扎学会了控制自己的大脑,不再被自己大脑中的幻觉所控制。
另一个经典的例子是著名的奥地利神经学家、精神病学家维克多·弗兰克。他的父母、妻子、兄弟都死于纳粹的魔掌,而他本人则在纳粹集中营里受到残酷对待。经历了无数的波折与思考后,他明白了一件事:“人所拥有的任何东西,都可以被剥夺,唯独人性最后的自由——也就是在任何境遇中选择一己态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不能被剥夺。”
日常生活中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例子:一个道理明明非常正确,却因为讲述道理的人由于某件事情被戳穿,露出伪君子的嘴脸,而使很多人不再相信那个原本应该被笃信的道理。
心智究竟是什么?简单地说,一个人的心智就是其过往获得的一切知识及经验的总和(包括基于这些知识和经验造就的思考方法、思考模式)。
心智这东西“上不封顶、下无保底”。心智一旦开启,就可能因为学习而像病毒一样疯狂发展,与此同时,“学习能力”也会相应地大幅增长。
多学点东西总是好事儿。
人们可能会基于一模一样的原因作出截然相反的决定。
第二章:现实
一方面是自己的欲望无限,一方面是要完成的事情太多,一方面是自我满意度的不断下降——这就是人们总是不由自主地期望速成的根源。出路肯定存在,但这出路只有一个起点——接受现实。告诉自己:我有不足,我需要时间,我没办法一蹴而就。
速成不可能,那该怎么办?答案只有一个字:换。俗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从本质上看也是这一个字——换。
大多数人之所以会浮躁,是因为他们一无积累(或者积累太少,几乎无法换取任何东西),二无方法和经验(所以求而不得)。与此同时,“我要”的欲望恰恰因为无法获得而熊熊燃烧。情况更恶劣的时候,那欲望之火甚至可以烧掉他们所有的时间和精力,以至占用原本可以用于努力(或者投机)的时间,陷入死循环,无法挣脱。
生活的本质就是这样,你想要什么,它偏不给你什么。摆脱这个死循环的方法只有一个——给我什么我就用好什么,积累到一定程度再去换能换的东西。要不断想办法运用心智的力量去识别那些死循环和恶性循环,然后在好像不可能的情况下跳出去。出者存,困者亡。
要想跳出去倒也简单。拿出一张纸,将其划分为左右两半,然后做两个列表,左边是“我有的”,右边是“我要的”,逐一罗列。完成后要尽量客观地判断:先划掉“我要的”当中那些无法用“我有的”换取的;再仔细判断在剩下的能用“我有的”换取的那些“我要的”之中,哪些是必须的、必要的、重要的、不可或缺的,并在其上做重点标记。偶尔会有一些“我要的”无法用现在“我有的”换得,却又是必须、必要,甚至不可或缺的,这需要我们认真考虑用什么样的手段再积累一些“我有的”,从而有足够的资本换取那些“暂时换不到但极其想要的”——或努力勤奋,或投机取巧。投机的方式并非不能用,尽管它的成功概率实际上并没有看起来那么高,而它的失败概率甚至和它看起来的成功概率一样高。
还有一个辅助手段,就是在想到“我要什么”的时候马上提醒自己,接下来要花一些时间去思考“我有什么”。后者会在转瞬间让你“脚踏实地”。
最坏的情况是,拿出纸和笔认真面对自己,结果发现“我什么都没有”。这也许令人气馁,但其实对任何一个正常人来说,还有时间、还有精力、还有正常的智商就已经足够了。只要努力,只要勤奋,机会总是存在的——我们必须要相信这一点,最好相信到毫不怀疑。
完美永远不存在
因为他们不懂,所以他们不现实;因为他们不现实,所以他们脆弱。他们很容易受伤,因为他们的要求太高,也因此总是做不到。
常把事情搞砸的人,对所谓的“做好”全凭想象,没有任何事实依据——因为从未“做好”过。于是,各式各样的症状就出现了:好高骛远、异想天开、白日做梦、纸上谈兵……因为他们不懂,所以他们不现实;因为他们不现实,所以他们脆弱。他们很容易受伤,因为他们的要求太高,也因此总是做不到。
未知永远存在
再强调一次,我们必须接受这个现实——未知永远存在。而后,我们只能不断尝试着适应“在未知中不断前行”。
现状无法马上摆脱
当心怀梦想不去行动,而只是当作不做好当下事情的借口时,梦想就会毁掉你。
接受现状才是最优策略——有什么做什么,有什么用什么;做什么都做好,用什么都用好。不要常常觉得苦(这会让人忍不住顾影自怜,浪费精力与时间),而要想办法在任何情况下找到情趣——快乐是一种本事。
与时间做朋友的方法很简单: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情。
最可怕的不是效率不高,而是干脆做错了事。
尽管现实总是如此难于接受,坚强的你却应该坦然。以上提到的种种现实,包括“速成绝无可能”、“只有付出才有收获”、“完美永不存在”、“未知永远存在”、“现状无法马上摆脱”,都既清楚又简单,你必须要接受——不仅要接受,还要牢记;不仅要牢记,还要坚信,不容半点动摇。
第三章:管理
完成一个任务实际花费的时间总会超过计划花费的时间,就算制定计划的时候考虑到本法则,也不能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为什么人们总是错误估计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时间呢?因为大多数人在执行任务之前忽略了一个重要的步骤,那就是分辨任务的属性——它是熟悉的还是陌生的?
有些任务是你所陌生的,那么在执行过程中就必然会遭遇各种所谓的“意外”。其实它们根本不是意外,只不过是因为你对任务不熟悉,它们才成了“意外”。
我们必须处理未知,而从陌生到熟悉,就需要花费时间去学习,这个过程无法逾越。
想提高估算时间的能力,就要从现在开始养成习惯:做任何事情之前先判断其熟悉程度(或陌生程度),再据此判断估算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时间。通常情况下,“反正比一般人想得长多了”倒是一个屡试不爽的假设。
接受任务之后,什么时候开始执行才好呢?比“越早开始越好”更切实的答案是“现在就开始”。
如果一个人经常嘲弄他人,那只能说明他自己不怎么样;否则,他会像那些极少数已经做对、做好的人一样,给予别人真诚的鼓励而非嘲弄。尽管那些能真正做对、做好的人有时也会给出负面评价,但这些评价通常是“建设性的负面评价”,并不是为了获得优越感而发出的嘲弄。
所以,我们没有必要在意来自他人的、非建设性的负面评价。没有谁从一开始就能做对、做好。所有做对、做好的人都是一路磕磕绊绊走过来的,这就是生活常态。而动辄给出非建设性负面评价的人,往往不是正经做事的人,他们和那些正经做事的人身处不一样的世界,这也是生活常态。
在起步晚了的情况下,问题不是“到时候能不能做好”,而是“到时候能做多好就做多好,总好过什么都不做”。明白了这个道理,以后不管遇到什么任务,永远不要再问“什么时候开始才好”,因为答案只有一个:现在!
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答案是:回避困难。
合理的时间安排应该是这样的:迅速做完简单的部分,把节省出来的时间放在困难部分的处理上
所谓“三思而行”在我看来就是指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考虑相关的3个方面:内容(What)、原因(Why)、方法(How)。任何任务都起码具备3个属性:何事(What)、何因(Why)、何法(How)。清楚了解一个任务的这些属性,对最终能否完成该任务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应该多花一点时间去“三思”。
当然,思考方法需要从领悟内容入手,不停地细分、拆解任务,而且越具体越好,直至每个小任务都可以由一个人独立完成。
在这个过程中,对任务的每一次“具体化”与“细分拆解”都要反复询问“原因”。
作出以上规划后,还要认真思考完成每个阶段的具体步骤。当然,越具体越好。
在一般情况下,“提高效率”指的就是“原本只能串行完成的两个任务现在可以并行完成”。
在这个机制里,进程不是按其本质属性被划分为子进程,而是被处理器的时间片硬性划分为进程片。这是关键。— 使用番茄工作法
既然管理时间是不可能的,那么解决方法就只能是:想尽一切办法真正了解自己、真正了解时间、精确感知时间,而后再想尽一切办法使自己及自己的行为与时间“合拍”。按我的话说就是——“与时间做朋友”。
计划成功的前提:目标现实可行
对像我这样的普通人来说,证明我的目标现实可行的方法比较简单:
已经有人做到了。
我与那个人没有太大的差距。
长期计划显然是正确并且必需的,但是,并非每个人都有制定长期计划的能力。这种能力可跻身最重要的能力之位
在大多数情况下,我的建议是这样的:如果想要改变自己,或者对自己目前的处境不满意,那就一切从简——找一个你觉得应该会带来改变的任务,然后去做就是了。不要怕碰壁,不要怕失败,那是必须经历的过程。
马上行动是最重要的,而涉及金钱方面的行动 要尽可能的拖延
为常见任务制定流程是一个必须养成的习惯。一个人在梳理流程的过程中,会不由自主地思考个中细节。有些人做事仔细,其实只不过是因为他们很早就养成了这个简单的习惯而已。
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会尝试把将要做的事情的整个过程在脑子里预演一遍甚至数遍。
需要执行的任务越重要,这种预演就越关键。只有经过大量的预演或者练习,我们才能够在实际执行任务的过程中有出色的表现
很多人做事半途而废、不了了之的根本原因在于从未想过要给自己执行任务时的表现设计一个验收机制。
我们不管遇到什么任务,都应该对其认真审视,同时向自己提出一个问题并要想办法回答:怎样才算“做好”?如果能把任务拆分成若干子任务,那么确定“做好”的标准可能更容易达到,因为每个子任务的验收标准可能已经自然存在,起码有这么一条:“如果这个做不好,那么下一个就没法开始……”
第四章:学习
学习是投资回报率最高的行为。
任何一个人如果曾经有最终习得某种技能的经验,就会知道,在习得的那一瞬间,整个世界都会为之改变。换一种说法:因为有能力做更多的事情,他也就不再存在于原本的世界里
“学习”最关键的一点是:任何知识的获取,都是不可逆的。在知道它的那一瞬间,它就已经改变了一切,生活因它而变,却无法还原。我们再也不可能对它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置之不理,它瞬间就能根深蒂固,无法铲除。
千万不要拒绝学习。
所有人获取知识最基础的手段就是“体验”。
比“体验”再高级一点的获取知识的手段,是“试错”。
在“试错”这个手段的基础上,另一个聪明一点,但重要得多的获取知识的手段是“观察”。
“观察”扩展了我们的学习范围。我们依靠观察常常可以从他人的经历中获得经验或者教训,进而将其转化为自身拥有的知识。正所谓“他人亡羊我补牢”。
然而,“体验”、“试错”和“观察”,都有局限。
对“体验”、“试错”和“观察”进行补充的,就是“阅读”。阅读是人们获取知识的更加重要的手段,当然也是相对更加需要运用心智能力的手段。
除了“试错”、“观察”、“阅读”之外,“思考”,准确地说,“正确地思考”,才是获取真正意义上的知识的主要手段。
思考、求知的过程,某种意义上就是探求因果关系的过程。在这个方面,达尔文的工作几乎可以称作奇迹。托马斯·叟曾经这样慨叹:“达尔文不仅是生物学上的,更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上的一个界标。”
这样看来,恐惧是永恒的,因为我们不可能无所不知。对此,托马斯·叟的类比特别精巧:“在茫茫而又无限的未知空间里,我们的‘知识’只不过像其中的星球一样,而星球与星球之间的空隙比那些星球本身不知道要大出多少倍。”所以,我们需要“信仰”、“希望”、“爱”、“奇迹”,甚至“怪力乱神”等被学者们称为“必要之幻觉”的东西去填补这些空隙才能心安。
经验”在一定的层面上是适用的,不能否定它的重要价值,但与此同时,必须认清“经验主义”的局限。
个体的经验有限
群体的经验有限
很多时候,人们的善良出自于软弱,而他们的残暴只不过来自于恐惧
不仅存在无法通过个体或者群体经验获得的知识,还存在与现有经验相悖的知识
在我看来,所有教育失败的症结也在于此。在人们探索未知、寻求真理的时候,困难大都来自如何正确地理解“与现有经验相悖的知识”。
人在学生时期应该认真阅读至少3本关于科学史和科学方法的书籍。
我常常暗骂现在的大学本科教育。不夸张地讲,今天的本科教育很大程度上已经忘了“本”。本科教育之“本”在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从理论上讲,一个人本科毕业之后,应该有能力自学他所需要的任何知识。
自学能力的基础是阅读理解能力
新输入的信息与曾输入的信息如果有关联,就要想办法研究清楚——要知道,大脑中存储的信息要多到一定程度才可能“融会贯通”……
检索能力建立在相当熟练的阅读理解能力的基础之上
那些突破了阅读障碍的人,随着自身知识的不断积累(不停地阅读、观察、理解、交流、沉淀、筛选),终究会发现图书馆的好处
写作能力在自学能力中占据重要位置
第五章:思考
独立思考,只不过是从别人那里知道一个结论的时候,自己动脑重新推演一遍,看看得出结论的过程有没有漏洞和不合理的地方,衡量一下结论到底有没有道理的过程。
维基百科上有一个专门的页面,上面罗列了常见的形式逻辑错误和非形式逻辑错误。但实际上,导致人们犯下这些逻辑错误的最重要的原因只有两个——概念不清和拒绝接受不确定性。
教科书,要先把所有概念都记下来,暂时不懂的就死记硬背。把概念牢记于心,就可以通过以后的学习和实践反复审视它,并形成透彻理解。
分析任何因果关系,例如“因为A,所以B”,基本上只需要从3个层面去审视:
A不一定是B的理由。
A不一定是B唯一的理由。
A不一定是B最重要的理由。
是这样的吗?是唯一的理由吗?是最重要的理由吗?
不管我们用心与否,我们都在对周遭的环境不停地发出相应的信号,而构成环境的人会接收到这个信号并作出相应的反馈
要做一个用心的人,要用心做事,因为这世界其实也有“心”。
自证预言
罗伯特·莫顿教授发现了这种现象,并将其命名为“自证预言”——如果人们相信某件事情会发生(事实上其原本并不见得一定会发生),那么这件事情最终真的会发生。
分析因果关系是我们在决定是否接受某个观点之前必做的功课。很多人做不到的原因无非两个:一,习惯性拒绝思考;二,不懂得应该如何思考。而前者往往是由后者长期作用造成的。
反过来不一定成立。
“谁主张,谁举证”不仅是一个法律术语,它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可惜,大多数人并未在意。事实上,不懂“举证责任”就是一个思考时“误入歧途”的常见原因。
既然你无法证明我是错的,那么我就是对的。这是一种典型的逻辑错误,即“诉诸无知”。
某种经验在某个人身上应验了,并不意味着该经验在所有人身上都会起作用。
人们可能基于一模一样的原因作出截然相反的决定。换句话说,就是用同样的论据证明截然相反的论点。
分清“道理”和“感悟”却并不那么容易,尽管原则相当简单明确:“道理”应该是普适的,而“感悟”只来自个体经验。请不要误会,我并不是说“感悟”都是没用的,我是在说,“感悟”不一定是普适的,非普适的“感悟”与普适的“道理”不一样,很多的“感悟”是有局限的,甚至可能是有很大误导性的。
”与“弱”才是自然界中真正存在的本质,“善”与“恶”往往只是弱者一厢情愿的定义。
以下一些句式最好经常使用,因为它们特别有助于独立思考习惯的养成,并且也有刺激思考的作用:
……是一回事,而……是另外一回事。
……和……其实根本不是一回事。
……不一定……
……可是,这并不意味着……
……也许还有另外一种可能性(解释)。
……看起来像……可是……
……而事实却可能远比看起来的更为复杂(简单)。
……然而,(这个论断)反过来(陈述)却不一定成立,因为……
……其实很可能与……根本就没有任何关系。
……和……之间不一定是单纯的因果关系,它们也可能互为因果。
……和……之间的比较也许没有任何意义。
……其实不过是表面现象,其背后的本质是……
……有一个通常被忽略的前提。
……尽管听起来很有道理,然而却完全不现实。
……也许有人会说……但是这种质疑却……
另外一些句式,则要刻意回避。例如这句话:
……难道就没有一点可取之处吗?
再看一个最浪费时间的,也因此必须回避的句型:“要是……就好了!
很多时候,一个人不现实就是因为他的想法不现实。而这个人的想法不现实,往往是由他所使用的句型决定的——无论怎么替换都只能造出不现实的句子
第6章:交流
正如没有人认为自己不会说一样,几乎没有人认为自己不会听。可事实上,大多数人并不懂得应该如何有效地倾听。从某种意义上讲,交流的有效与否往往更取决于听者而非说者,反过来说,失败的交流往往源自听者的疏忽。不夸张地讲,倾听能力的强弱,几乎能够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因为绝大部分时间里,任何一个人的生存和发展都依赖听某些人的话,或者,反过来,依赖某些人听他的话。
人类讲话的速度往往远低于思考的速度,所以我们在倾听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走神的现象。
说者为了讲解清楚来龙去脉,往往不得不把重要的信息,如重要的事实、迂回的说理、意味深远的结论,放在后面。从总体上来看,说者发出的信息越来越重要,可是听者接收的信息却越来越少、越来越零散。
我们的大脑有一种模式拼接能力:在处理零散信息的时候,会不由自主地将它们按照某种之前曾经遇到过的模式拼接起来——并总是以一种我们自以为有意义的模式。
不能排除乙记忆力差的情况,连自己说过的话都不记得,但是另一种情况更可能发生——甲把乙说的话完全理解成了另一个样子,甚至可能与原意相反。这也就导致另一种让人无奈的现象产生:人们只能听到自己想听到的,只能看到自己想看到的。
对“有心人”来说,几乎一切问题的解决方案都源于“自知”。因为摆脱局限首先要去了解局限、了解它的根源;而除了时间之外,人生中的局限大多来自自身。
以“自知”为起点审视模式拼接能力的运作机理,我们很容易得出结论:必须想办法获得一种或者一些能够用于鉴定已知信息有效性的知识。
不断收集、整理、修正自己的判定类知识,就好像是为自己编织一张“滤网”,以阻止无效的概念类知识的进入。
人与人“滤网”质量的区别,很可能就是人们所说的思考能力的区别。
为了真正做到有效倾听,最需要克制的就是“过早质疑”。
“过早质疑”同样会造成幻觉——觉得对方的论证不堪一击在倾听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多余的脑力处理两个方向的信息:“回顾”与“预期”。大多数人会对自己的记忆力过分高估。这个幻觉来自每时每刻都有一些确实可以记得住的东西,而记不住的东西则恰恰因为没有被记住所以看上去“并不存在”。最后,我们还要养成一个重要的习惯:一旦决定倾听,就要主动帮助说者进入“倾诉”状态。
那些善于沟通的人往往在恰当的时候使用这样的句式:“那你看我这么理解对不对……”说者这时会自然而然地想尽一切办法表述清楚,甚至会在这个过程中突然发觉自己的疏忽之处,进而没有压力地进行自我纠正。
仔细观察一下就会知道,生活中有许多原本认真的交谈最终变成了激烈的争吵。发生这种情况固然有说者的问题,但更常被忽略却又更为重要的是,听者没有给出恰当的反应——该确认的时候却武断地下了定论,该回应的时候却示以沉默;说者兴高采烈的时候听者却意兴阑珊,说者努力论证的时候听者却过早开始反驳……
一般来说,我们可能获得的建议是这样的:得知道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这个建议的意思是,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能说的话、该说的话、说出来别人能听的话。
然而,更为有效的建议尽管看起来与上面的建议差不多,实际上却有着天壤之别:通过努力、通过积累成为能说更多话的人。
一定要想办法不时做出令人敬佩的事情,这样就会有人主动找你做朋友。
赢得尊重”是最不能急于求成的,也绝对不可能靠“临时抱佛脚”实现。因为每个人都有足够的观察能力,而且人还会互相交流、互通有无——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尊重只能靠积累获得,这是铁律。
要知道,重视和尊重来得往往比我们想象的晚很久。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百人誉之不加密,百人毁之不加疏。可与言而不与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
以下言论普遍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真理。
一个人的真理在另一个人那里就可能是谬误。
真理是相对的。
真理总是在不停地变化。(或者:真理并非一成不变。)
任何观念都是平等的。
双方想要进行有意义的讨论,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双方必须共同遵守“理性讨论基本原则”。
第一个原则:有意义的讨论的前提是双方不仅要“相互竞争”,更要“相互合作”
如果我们作为讨论的一方,发现对方已经不再“遵守理性讨论基本原则”,那么就马上停止讨论吧,因为我们已经失去了讨论的对象。
如果我们作为讨论的一方,突然意识到自己竟然已经不再“遵守理性讨论基本原则”,那么就马上停止讨论吧,因为我们也已经不再是“讨论者”,而更可能只不过是一个为争而争的“争辩者”罢了。这并不说明我们傻,也不说明我们笨,只说明我们的提升余地还很大。每个人最终拥有的能力都是依靠积累获得的。积累是一个过程,不是结果。想明白这件事,就很容易做到心平气和
第二个原则:真理是独立存在的,它从来不会依附于任何个人或者集体
有人开玩笑说:地球上最虚伪的群体分别是神职人员、政客、律师和教师。这种揶揄事实上基于非常准确的观察——这真理:几个群体中最不缺少的就是“经常认为自己掌握着真理,或者自己代表着真理,甚至自己干脆就是真理本身”的那些人。
我们经常用“自以为是”来形容上面提到的那些人。
其实,“自以为是”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阶段,因为每个人生来都以无知为起点,而成长之路原本就是求知之路。
求知的路不仅很长,而且很苦,走下去既需要心智的努力,还需要勇气。
但是,如果用自己的“有知”去平静地接受自己的“无知”,我们就不会像西西弗斯那么倒霉了——一个人只要能够平静接受自己的“无知”,他的水平就已经接近苏格拉底了。
虽然这个过程无比曲折,但历史上所有伟大的教育者本质上都在为这件事情奋斗、挣扎,希求能够教会下一代跨越“自以为是”。
看清了这件事,我们就可以得出这样的推论:如果我们在任何讨论中发现参与者里面有“自以为是”者存在,那么最好的选择只有一个——退出讨论。因为,只要他们存在,讨论就不再是讨论,也不会得出任何有意义的结果,继续下去只会浪费自己的时间。而我们千万不要自以为是到认为自己有能力、有时间、有责任、有义务教会他们“想明白”的本领,甚至带他们跨越那道阻挡大多数人的障碍,这任务几近不可能完成。首先,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心智成长都是自己的事情,并且只是自己的事情;其次,这是几乎每个社会都想系统地完成却从来没有成功完成的事情(因为每个社会中总是存在着另外一股强大的阻挠力量);最后,我们也应该考虑自身的安全,即不要被“吸血鬼”咬到,甚至最好不要被他们看到。
第三个原则:真理不变,也不会因任何人而变;不停变化的只是人们对真理的解释或理解
我们在讨论(甚至争论)的时候,原本的焦点在于“事实”,而非“看法”,因为“看法”无法争论——“看法”只是对事实的“理解”而已,“理解”本身又不一定可靠。尽管讨论都是从交流双方的“看法”开始的,但讨论的最终目的是剔除“看法”、萃取“事实”、把理解中不可靠的因素过滤掉。
每个人都可能出现“只看到部分事实”的情况。而“把部分事实当作所有事实”的情况在生活中比比皆是,它们也往往是各种冲突的根源。
深刻了解经验的局限、时时刻刻保持警惕、使用记录,使自己能够记住更多经验、通过观察和阅读汲取他人的经验
试用类比来跨越未知与已知的障碍
耐心等待以拥有不能快速获得的经验
遇到不理解的问题,遇到不确定的想法,最好马上记录下来。不一定非要急着获得答案——马上获得解答往往是不可能的。
第7章
应用
要不断地寻找你自己,那个真实、无限的“自己”,才是你的导师。
——理查德·巴赫
一个人来说,一定要问自己这个问题:我不喜欢做某件事情,是不是仅仅因为这件事我没有做好?若是因为自己没有做好而不喜欢,就要考虑另一个问题:做好这件事情究竟对我有没有意义?如果有,那就努力做,直到做好为止,没有其他选择
培养孩子的兴趣,不是买来一架钢琴或者一本书就可以的。正确的做法是:根据孩子的情况,选出孩子最可能做得比别人好的事情(这很可能已经是极其耗时费力的了),然后绞尽脑汁让孩子学得会、做得好、做得比一般人好、做得比谁都好——兴趣就自然出现了。
说来说去,是顺序出了问题:往往不是有兴趣才能做好,而是做好了才有兴趣。
其实,我一直想说的是:方法固然重要,但是比起“用功”来说,方法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所有学习上的成功,都只依靠两件事——策略和坚持,而坚持本身就是最重要的策略。
与其不停地寻找“更好的方法”,还不如马上开始行动。
最常见的误解就是:当我们觉得痛苦的时候,总是不自觉地把自己想象成全世界最痛苦的人。这是非常自然的,因为我们的痛苦我们已经体悟,而别人的痛苦我们又很难真正做到感同身受。所以,如果不去努力分辨的话,我们当然会认为“自己最痛苦”。
经常这样提醒自己:即使我再痛苦,在目前这种状况下,我肯定还不是最痛苦的人。
痛苦就是这样。一旦我们学会在痛苦出现的时候运用心智把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其他地方去,痛苦就几近自动消失,而且在它被我们重新注意之前绝不会回来。
一个人遗忘痛苦的能力特别强的一个具体表现就是:这个人会很轻易地原谅自己。
一个办法是,在面临尴尬的时候,一定要用文字、图画等形式把自己所遇到的尴尬记录下来——当然,最好是记录在同一个地方。这样的记录是非常有意义的,因为它会提醒我们:这是你曾经遇到的尴尬。如果不做这样的记录,那么“遗忘”肯定会发生。记录之后还要养成习惯,定期拿出这些记录回顾一下。这个习惯往往会使我们非常有成就感,因为它会让我们知道,甚至可以清楚地看到,自己已经进步了——因为以前记录过的很多错误我们都不再犯了——当然,不再犯那些错误的原因是我们在不停地提醒自己!
另一个办法是,面临尴尬的时候,尽量弱化痛苦,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被大脑的直接反应所左右。
比较:很多时候,比较是一个坑,大坑。再干脆点说,比较就是陷阱。运用自己的心智力量去分辨哪些快乐或者幸福是必须建立在比较的基础之上的,而哪些快乐或者幸福是无须比较同样可以获得的。
比成功更重要的是成长。如果“成功”是与他人比较的话,那么“成长”则是与自己比较——今天的我和昨天的我、明天的我和今天的我之间的比较。后一种比较显然比前一种对个体来说意义更大,也能够带来更加踏实的幸福感。
运气:一个人觉得“幸运”,是因为他的欲望得到了满足;而一个人觉得“不幸”,是因为他的欲望遭遇了落空。
浪费时间、虚度年华的人,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拼命想控制自己完全不能控制的事物,却在自己真正能掌控的地方彻底失控。
一定要想清楚并牢牢记住:相信运气其实是缺乏自制力的表现。
概率是独立于任何人存在的,因此绝对不会仅因为我的期望就发生任何变化。
当好运气发生在自己身上时,我们应该非常开心;而当坏运气降临在自己身上时,我们也应该平静接受
尽管对生活不应该盲目乐观,但一定不能失望悲观。
大约2500年前,塞内卡就把这件事说得非常清楚:“所谓幸运就是当你准备好的时候机会来了。”
千万不要相信“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当一个人没有准备好的时候,对他来讲,不存在任何机会。机会时时刻刻都会出现在我们身边,关键在于,我们有没有足够努力,做到“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而当一个人准备好了的时候,随处都是机会,而且所有的机会都是切实的、可以把握的。
人脉:所有的人都喜欢并重视甚至偏爱一种交换——公平交换
不是因为他们要好才各自变得优秀,而是因为他们都很优秀才会非常要好,进而碰撞出绚丽的火花。
承认自己能力有限,是保持心理健康的前提。
的确往往只有优秀的人,才会拥有有效的人脉。而且,正因为这些人随时随地都可能要回避“不公平交换”的企图,他们会更加注重自身的质量,知道“不给他人制造麻烦”、“独善其身”是美德
有些资源很难靠白手起家获得,例如金钱、地位、名誉。然而,有些资源却可以轻易从零开始积累,例如一个人的才华与学识。才华与学识,是一定可以通过努力获得的。一个人的心智能力一旦正常开启,他就会发现,自己在这个信息唾手可得的世界里,只要正常地努力,并且有耐心和时间做朋友,很容易就能成为至少一个领域的专家。努力并不像传说中的那么辛苦,说出来只不过是——每天至少专心学习、工作6小时。可是,努力需要的耐心,却远比多数人想象中来得巨大,“要与时间相伴短则5年,长则20年”。
如果一个人的身边都是优秀的人,就往往会出现没有人求他帮忙的景况,因为优秀的人几乎无一例外都以耽误别人的时间为耻,同时,这些人恰恰因为能够独立解决遇到的问题才被其他人认为是优秀者。
集中精力改变那些自己能够改变的事情,暂时忽略那些自己不能改变的事情。专心打造自己,让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人、一个有用的人、一个独立的人,比什么都重要。打造自己,就等于打造自己的人脉——如果人脉真像传说中那么重要的话。
真正的关心最终只有一种表现:为某人某事心甘情愿地花费时间,哪怕“浪费”时间。
这也很容易理解。当我们把时间花到一个人身上的时候,相当于在他身上倾注了自己生命的一段——不管最终的结果如何,那个人和那件事都已经成为我们生命中的一部分。每个人的时间都是有限的,所以,“真正的好朋友”谁都只有几个而已。
专心做可以提升自己的事情,学习并拥有更多、更好的技能,成为一个值得他人交往的人。
学会独善其身,以不给他人制造麻烦为美德,用自己的独立赢得尊重。
自卑:优秀的人更容易自卑。
停止嘲弄他人。
忘记自己的优点”。
在自己的语言中,把“优点”和“缺点”这两个词替换成“特点”。
承认自己是一个有缺点的人,是让心智获得解放的重要前提
灵感:
继续找。凡事都不过是靠积累。”
灵感这东西,就算存在,也不会是平白无故出现的,而肯定是有来历的。灵感的出现,只不过是“量变到质变”的那一瞬间突然绽放的铁树之花。
鼓励:永远鼓励身边的人,哪怕多少有些盲目
效率:任何人都不可能100%地有效率,至少不可能总是100%地有效率。
做时间预算的时候,一定要留有空间
很多人半途而废,往往是因为把目标设定得太高,同时又对达成那么高的目标要付出的代价缺乏清楚的认识。
节奏:我们应该把自己的生活节奏调整得慢一点。
放弃的人,他们最初的时候一下子练得太狠了,狠到任何人都坚持不下来的地步。
正确的策略应该是:想办法提前预知自己需要掌握哪些技能,再确定它们是自己可以通过练习真正熟练掌握的技能,而后制定长期计划,一点一点稳步执行
物极必反:绝对不要盲目地试图减少睡眠时间
尽量不要减少与家人交流的时间
最好不要放弃自己的社交时间
自我证明:“证明自己给别人看”恰恰是最浪费生命的一种行为。如果某个人本身是出色的,那么不需要他去证明自己是出色的,别人自然会看到。如果某个人本身是平庸的,那么也不需要他去证明自己是平庸的,别人同样会看到。
记住一件事:你比别人强一点根本没用,真正有用的是你比别人强很多很多。
积累:
现状会影响一个人的心态。如若一个人的心态受到了现状的影响,那么他的行为和决策都会随之发生变化。进而,行为与决策的结果形成新的现状,再次影响其后的心态……
个人的现状越差,摆脱现状的欲望就越强,进而作出不现实决策的可能性就越大,如果不能控制这种焦虑情绪的话,他就很可能落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愿我能从容接受我不能改变的,
敢于改变我可以改变的,
也愿我有智慧分辨这两者间的区别。
复利的力量与神奇在于,尽管本利的增长在最初一段时间里相当缓慢,甚至让人感觉聊胜于无,可一旦经过长时间的积累(也必须经过长时间积累),就能产生令人惊诧的结果。
常言道“习惯决定命运”,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有些好习惯,养成得越早,一生的收益就越大。同理,坏习惯也是收复利的“高利贷”。
养成不怕麻烦的性格,才可能拥有耐心。耐心则是在任何工作、学习上获得成功的前提。哪怕是在生活中,耐心也很重要。例如,获得真爱是需要耐心的,因为真爱的定义就是你心甘情愿地在另外一个人或一些人身上投入时间和精力,甚至不计回报。
更为重要的是,积累不只限于一代人的努力。事实上,积累的信念甚至可能遗传。耐心的父母更容易培养出耐心的孩子,相信积累的父母更容易培养出相信积累的孩子。
如果能够彻底理解积累的重要,相信积累的力量,那么再进一步,就只有一个结论了:越早醒悟越好。
朱敏:人生是马拉松,胜者不一定是跑得最快的
有些成功靠运气,可是持续的成功却与运气无关。
俞敏洪:只要方向是对的,哪怕道路再曲折,也终将能够走到我们心中的目的地。
动机是一回事,预期是一回事,而结果往往又是另外一回事。
能够登上金字塔顶端的只有两种动物,一种是雄鹰,一种是蜗牛。
一切都靠积累,一切都可提前准备,越早醒悟越好。人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但是有的人一生过得很伟大,有的人一生过得很琐碎。如果我们有一个伟大的理想,一颗善良的心,我们一定能把很多琐碎的日子堆砌起来,变成一个伟大的生命。但是,如果每天庸庸碌碌,没有理想,从此停止进步,那么我们未来的日子堆积起来将永远是一堆琐碎。所以,我希望这本书的所有读者都能把自己每天平凡的日子堆砌成伟大的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