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来想去,不知道应该起怎样的标题,索性就用了UC体,一方面吸引眼球,一方面还是想提醒一下各位观(tu)众(hao),明年在对外币的操作方面,银行要求更加严格了。
个人外币现金存取
其实外汇管理局在2007年发过一份文件《个人外汇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其中第三十条、三十一条有如下指示:
![](https://img.haomeiwen.com/i8813136/b1939ac689d67fb9.png)
其中涉及到几个要点,我们逐一看一下:
- 个人:如果某公司在银行有外币的账户,不在此《办法》限定范围内;
- 外币:如果存取的是人民币,当然不会有限制;
- 现钞:必须是现金,如果他人通过网银等渠道转账到你的账户,也不受限制;
- 限额:当我对我的外币账户进行外币支取/存入时,每日都有一个限额,支取<=10000美元,存入<=5000美元,如果操作的币种不是美元的话,外管局会进行换算;
- 超额:就算超过了上述的每日限额,其实也是可以进行存取操作的,只不过需要向相关部门报备,获得相关材料之后才可以找银行继续操作;
其实这个法规早就有了,但各个银行都没有进行系统改造,所以也就没有从底层系统层面进行管控,只是有些分行(比如苏州)为了保险起见,在超额的时候进行了主管复核。反正就这样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过了好多年,直到今年打虎的时候,某只老虎家里堆满了外币的现钞,上面问为什么这么多外币现金没人管?所以今年外管局要求全国所有银行全部完成系统升级,将该法规落实到银行系统中,才有了我这近两个月的加班生活......
系统上线之后,上面所说的法律法规就会成为银行系统的一部分,对某些人进行限制。当然,有限制就会有打破限制(GFW?)。考虑到我可以将我每日的额度给别人使用,外管局也针对这种方式进行了限制,具体怎么限制的我还是不说了吧...
这一块系统在明年1月1日正式上线,这个月底外管局应该会出台一些细则进行补充说明。另外想说一点关于每年的存取外币限额其实也应该是有额度的,但是目前仍没有接到正式通知,暂时是按500W美元/年进行控制的。各位大佬可以去试一试,把玩一下这个系统。
个人结售汇业务
上面说的现钞存取业务,前提是我们要在银行有币种为外币的账户。但一般来说,大家拥有的都是单币种人民币账户,而最常见的和外币打交道的场景就是用账户里的人民币换成外币(美元、日元等),然后带在身上出去旅游。
人民币兑换外币,对银行来说是出售外汇(售汇),而对我们客户来说则是购买外汇(购汇)。针对购汇,其实在上述文件中也有着对应的描述:
![](https://img.haomeiwen.com/i8813136/156e69e33f1a4b24.png)
就是我每年可以将人民币换成等值5W美元的外币,也可以让等值5W美元的外币换回成人民币。和个人外币现钞一样,如果超额了,也可以办理,只不过还需要增加其他相关文件才行。
同样,这个法规对应的银行系统等到2015年才真正上线,我们才真正受到这个额度的限制。
支付宝在海外
前端时间出去新西兰玩,在机场免税店看到支付宝的活动,每满400人民币减50人民币,所以就一顿猛用支付宝付款。但是在付款的时候,我注意到它实际上是在购汇的,即它将我账户中的人民币先购买新西兰元,然后用新西兰元支付给了商家。
等从新西兰回来之后,我就找了支付宝的小伙伴询问了这个情况,我以为的是这种方式会消耗我的每年5W美元购汇额度,其实不然。
![](https://img.haomeiwen.com/i8813136/c189cf30b0868c28.png)
小伙伴说,他们那边调用的其实是外汇管理局的不占用额度的交易信息报备交易,就是说外管局知道我这个人做了这笔购汇,但是它不占用我的5W额度。但是后续需不需要改造就不知道了,毕竟支付宝、微信支付接入网联是第一步,第二步还在慢慢收网中。
除了限制,还有个人信息
其实上文说了这么多,除了告诉大家在进行外币操作时的一些限制之外,还有一点没有提到。就是我们的每一笔和外币相关的业务,都是会从各个渠道(银行、手机、网页等)回流到外汇管理局,时间、地点、交易双方等等其实都是一清二楚。所以我们还是早点休息,明天有一个好心情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