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生命的修行:从“四得”到心灵的觉醒

生命的修行:从“四得”到心灵的觉醒

作者: 拾光筑梦 | 来源:发表于2024-03-12 10:23 被阅读0次
四得

周一良教授曾经提倡的老年健身法门,经过季羡林老先生的阐释,深深植根于我的心中。这套方法可以概括为“四得”——吃得进,拉得出,睡得着,想得开。这深刻的印象,不仅源于季老的深刻解读,更基于我对中医理论的接触和理解。这四项指标是人身体康健的基石,只要这四得均能达标,健康自然随之而来。

我的思绪并非无的放矢,而是近期梦境再次来袭。我曾半开玩笑的总结过自己的梦境规律,它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初期自己不会提起梦,状态是没做梦或者即使做梦醒来却毫无记忆,这时节梦完全干扰不到我。中期则是醒来可以回忆起梦中的情节,但梦境平淡无奇,如同大多数的日子一般。后期梦境转成噩梦,在梦里有很多令我紧张、惊恐的因素,直到醒来还心有余悸,甚至是过于不适直接冲破梦境回到现实。这标志着我需要开始新一轮的自我调节。

连着两天的噩梦,或许是我还未来得及倾诉,每当回想起来,心中便沉甸甸的,这种情绪让我内心越发在意。昨晚结束视频通话,我意犹未尽的不愿入睡。放下手机良久,才意识到这种意犹未尽是有问题的——睡不着。想想白天自己并没有喝茶水,晚上也没有完全沉溺在手机中,还积极地运动、打扫房间、洗澡放松,一切堪称完美。可是闭上眼睛脑子异常清醒,却并非贤者时刻,只想放空,什么都不想想也不能想。看着室外的灯光透过没有拉好的窗帘缝隙照射进来,不断变换着不同的的形状,原本就没有多少的睡意跑的更远了。就这样时不时睁眼看看这些调皮的光线到了哪里,理智告诉我该睡觉了,大脑却依旧不依不饶。往深处稍微那么一挖掘,我立马意识到问题出在哪里,自己的心态尚未“想得开”。

工作的压力没有自己表面看的那般风轻云淡,“以结果为导向”六个字如同紧箍咒一般时不时会在我脑海中无限循环播放,而目前的进展离结果还有十万八千里。有那么些个瞬间,我试图运用吸引力法则,通过想象构建成功的场景,但现实的回归总让我感到底气不足。这是“想不开”的根源。

回想周一良教授的“四得”,不知道老教授的排序是随心所欲来的,还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安排。可是如果换我排序,这“四得”恐怕得换成“想得开、睡得着、吃得下,拉得出”。

有高人曾说三种人的命格是无法被相术窥破的。除了死人外,一种是高人,他(她)的命格都掌控在自己手中。一种是修行的人,因为随着修为的变化,命格随时会变。人生本身就是一场修行,“想得开”是这场修行的基础和核心。只要我们修行的好,命格自会向着更美好的方向转变,健康和长寿也将随之而来。

阿淼写于2024年3月13日

相关文章

  • 读《空海浪花》笔记4

    “修行,是每个生命必经的历程。觉醒,是每个生命最终的方向。觉醒,并不是别的什么,只是心灵回到真实本然的自己。不明自...

  • 修行心灵觉醒

    修行,是心灵的觉醒。 犹如渗入水中的光明。 与人类世界平行,心无攀缘贪恋。 与凡夫俗子同行,清心烛照安宁。 当你的...

  • 无我丨在爱情中修行(一)

    1·. 修行是什么呢? 就是实践佛陀的无我智慧, 带着觉察不断超越自我, 从觉知到觉悟, 最后实现生命觉醒。 生活...

  • 每日分享•修行

    修行 生命是一场修行。 修行分为身体修行和心灵修行。 身体的修行是外在的,身体的修行是健康。 心灵的修行是内在的,...

  • 生命的觉醒

    周国平老师曾说:“生命有三个觉醒,自我的觉醒,生命的觉醒,灵魂的觉醒”。走进这个课堂是因为好奇,从跳楼到抑郁,吃了...

  • 与朋友的交流(26)

    1、我们为什么要读雪漠老师的书? 从开始发心走向生命觉醒,到实现生命觉醒,再到生命觉醒的智慧和境界达到圆满,这条路...

  • 停下来,观或者听

    生命的觉醒,并不能通过某种精进的“修行”而达成。觉醒,只是让生命本有的【觉】醒过来。 每个生命都有【觉】,只是大部...

  • 从终身学习到生命觉醒

    标题是如此的气势恢宏,让人顿生莫名的感觉“词穷”。 今天见的人,听的话,包括看现在火起来的“刘润”的短视频,...

  • 无为随笔:心灵的修行、选择放弃、自信、最深的孤独

    心灵的修行 若是能将自己的心灵修行到有足够的丰盛,即使在最单调乏味的环境,仍然能独善其身。 若是能将自己的心灵修行...

  • 觉悟真理悯众生 因此发心不退转

    修行生命品质不断提升,从初发心住证空性,得根本智,经第二治地住,第三修行住,第四生贵住,第五具足方便住,第六正心住...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生命的修行:从“四得”到心灵的觉醒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niemz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