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出精品,“玩”出名堂——博物馆校本课程与研学旅行深度结合
1月26日,杭州市萧山区第一实验小学与书涯研学共同组织该校五年级部分学生代表走进中国刀剪剑博物馆,这是学校博物馆课程与研学旅行的一次深度结合。
近年来,课程资源一直是制约课程改革的重要因素,而博物馆课程资源的丰富性、体验性、直观性特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无论是个人还是团体走访博物馆,大多是走马观花式的参观,而将其系统地纳入到校本课程中非常少。

萧山区第一实验小学的朱玲玲老师是学校博物馆课程——“博”出精品,“玩”出名堂的研发团的负责人。据她介绍,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发校本课程成为博物馆资源利用的新趋势,也必将成为学校凸显办学特色的重要方面。她所在的学校正在积极地探索借力校外研学机构(书涯研学),寻找各个博物馆的精品课程,并尝试将这些精品博物馆课程与学校课程进行衔接,开发该校的博物馆校本课程,使得本次课程具有多样性和全面性,让学生们全面均衡地学习并且有所发现,从而拓展学生视野,扩大发掘学生身上的可能性。另外,我们还将积极寻求与博物馆之间除参观展览以外的更加有效的合作方式,使其真正成为学生的第二课堂。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博”出精品,“玩”出名堂这一研究目标。
“我们开设博物馆校本课程,就是想改变传统的博物馆走访形式,引领孩子们通过自我体验、自我探究,在巩固补充课堂所学的同时找到自身优势和兴趣,来激发学习和创造的热情。”朱玲玲老师如是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