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前听说一些心理咨询、心理分析的案例总觉得特别不服气,因为我发现心理咨询师总爱把一个人性格的缺陷归因于他童年的不幸。好像不管你现在哪里不对,归根结底都是当年你妈妈的不对。然后治疗方法就是唤醒自己埋藏多年的童年记忆,先痛哭一场。我觉得这个方法也太不好了,有问题解决问题,抱怨父母干什么?成年人得为自己负责。
而我们从这本书里可以看出来,影响我们欢迎度的一个最重要原因,是…… 当年妈妈的不对。
1.其母和其子
咱们想象一个场景。一个年轻的妈妈,领着自己刚满一岁的孩子,到一个幼儿园里的游戏室玩。孩子是第一次来这个地方,感到很新奇但是也有点紧张,总是在靠近妈妈的地方玩。母子二人玩了一会儿,幼儿园的老师走进房间,她非常友好,也跟这个孩子玩。孩子慢慢适应了老师,但仍然跟自己的妈妈更亲近一些。妈妈找了个机会,在孩子没注意的情况下离开了游戏室。孩子发现妈妈不在房间了,有点不乐意,但勉强还是继续跟老师一起玩。过了一会儿妈妈回来了,孩子一看到妈妈就特别高兴,马上跑到妈妈身边。
家里有孩子的读者肯定对这个场景非常熟悉,这不就是我们最早送孩子进幼儿园的情景吗?这也是心理学家喜欢用的一个观察6到18个月大的孩子对父母的“依恋度”的方法。如果你家小孩是前面说的这种表现,你应该感到高兴!这是非常正常的表现,说明你给孩子提供了足够的安全感。
那“不正常”的表现是什么样的呢?小孩进入游戏室之后就自己玩玩具,根本不在乎妈妈在哪里,甚至还故意离妈妈远一点。等妈妈回来的时候,他也无所谓,你让我留下我就留下,你领我走我就走。这就太疏远了。还有一种情况则是孩子一时半刻也不能离开妈妈。这两种情况都是安全感不够。当然,把这个实验里的妈妈换成爸爸也可以。
荷兰的一项研究表明,从一个孩子一岁时候的安全感,就能判断他七岁时候的欢迎度。
心理学家还有个特别简单的方法能预测一个五岁小孩在七岁时候的欢迎度 —— 给他的妈妈五分钟时间,让她谈谈自己的孩子。如果妈妈说起自己的孩子都是用一些温暖的词汇,充满喜悦和自豪,那就说明母子互动良好,这个小孩到七岁的时候也会跟同学相处的很好。如果妈妈一说起孩子就是各种抱怨,那这个孩子就很可能特别具有攻击性。
我们知道小孩真正面对社交生活,是在十三岁以后。而在此之前孩子跟父母的互动,与其说是反映了孩子是什么人,不如说是反映了父母是什么人。
事实上,杜克大学的研究者发现,想要知道一个孩子受不受同学欢迎,你可以直接问他妈妈自己小的时候受不受同学欢迎。
如果妈妈回想起自己当年在学校的日子,都是一些幸福时光,自己当年就是“被接受”的,那她的孩子在学校的欢迎度也绝对是平均水平之上。
如果妈妈当年是个“被拒绝”的角色,整天跟同学充满敌意,那她的孩子也很有可能被拒绝。
但有意思的是,如果妈妈当年是“被忽略”,感到特别孤单无助,她的孩子反而不会是这样的人 —— 孩子很可能是比较受欢迎的。那这是为什么呢?
研究者说,这是教育的作用!被接受的家长自己就善于与人相处,带出来的孩子自然也不差。被忽略的家长从小体会到孤单无助之苦,她会特别重视孩子的社交,帮助孩子跟同学好好相处。而被拒绝的家长,因为自己就“情商太低”,根本不知道怎么跟人相处,当然也不能教会孩子。
很多东西都是天生的。长得好看的人,连刚出生的婴儿都喜欢她,自然从小到大都受欢迎,而且家长的一些性格也能遗传给孩子。但是至少这个被忽略的家长教出受欢迎的孩子的研究表明,后天努力还是有希望的。
其实想要被接受,一点都不难。
2.假装一天被接受的人
普林斯汀本人是北卡罗来纳大学(UNC)的心理学教授,他每年都讲一门心理学大课。每年都有一天,所有选这个课的人,要参与一个大实验。
实验前一天算是“对照组”,学生们要时刻记录自己跟每个人的互动情况,并且写下自己在互动中的各种感受。
实验当天,所有学生、包括普林斯汀本人在内,都穿一件颜色特别明亮的 T 恤衫,上面写着一句特别显眼的话:“我是 UNC 最受欢迎的人”。他们的任务就是穿着这件衣服在校园里该干啥干啥,同时记录自己跟别人的互动情况和感受。
结果每个人的社交待遇都大大提高了。穿上这件衣服出门,不管认识不认识的人都过来跟你打招呼,“你这是什么节目?”路上行人都对你点头微笑。
然后你发现你也变了。别人对你发出各种友好的信号,你也会不自主地对别人表示喜欢。这个局面就好像中国过年一样,看谁都是喜气洋洋的样子。参加实验的学生们整整一天都很 high,到处受到关注,走路也不看手机了,抬头跟各种人打招呼,跟一群人在一起的时候也敢讲笑话了 —— 而且他们发现自己讲的笑话原来还真有人爱听。
普林斯汀这个实验的目的,是为了证明“被接受”是可交易的。你喜欢我,我就更能喜欢你;我喜欢你,你就更加喜欢我。一天下来,学生们记录的感受都非常正面,充满自信、很乐观,幸福感强,而且还获得了一种对社区的归属感。
有个学生说:“如果我在幼儿园的时候就穿着这件 T 恤衫,今天的我肯定是个完全不同的人。”
咱们以前讲《俭省》这本书的时候有一期叫《窈窕淑女效应》,其实说的是类似的意思。你想让别人怎么对你,最好的办法就是先主动怎么对别人。
普林斯汀自己还做过一个非正式的实验。他在一天之中,有时候假装喜欢别人,有时候假装不喜欢别人,看看别人怎么对待他。比如他家的网断了,他打电话到互联网接入公司抱怨,对方给他连接了好几个技术员指导他设置网络,可是问题怎么也解决不了。普林斯汀就利用这个机会有时候故意说话非常友好,有时候故意说得很不耐烦 —— 按理说对方都应该以专业精神公事公办地帮他解决问题,但事实上,对方的态度就很不一样。
所以欢迎度是可以传递的。如果某天早上你遇到一个不受欢迎的人,可能你自己也会变得不受欢迎,然后你又去影响别人,整个就是个链式反应。这就是欢迎度的雪球效应。所以现在人们爱说的什么“正能量”还真有道理啊!
那么作为家长,怎么给孩子“正能量”呢?
3.干预和不干预
中国家长最关心的是孩子的学习成绩,因为有这一个最重要的指标,其他事情反而简单了。美国家长对学习成绩没有那么重视,关注点有时候不太一样。
据说美国有个女高中生的妈妈,为了自己女儿能在校拉拉队获得一个首发位置,竟然谋杀了女儿一个同学的妈妈 —— 仅仅是为了让那个同学上不了场!
这个例子非常极端,但你能想象得到,有些家长非常关注孩子的欢迎度。他们从孩子几岁的时候就帮着约别的小孩一起玩,一直到高中还处处干预孩子的社交生活。
不过普林斯汀说,家长的干预应该有个限度。这个大原则是孩子越小你就越应该干预,比如两三岁的孩子玩的时候,家长甚至可以参与。事实上家长跟孩子以平等的身份玩游戏 —— 特别是体育游戏,双方严格遵守规则,是培养社交能力的好办法。但是孩子越大,你就应该越少干预。最好是只有当你发现他有社交困难,到了被忽略甚至被拒绝的程度才干预。
其实父母做什么事情,对孩子的影响是相当有限的 —— 还是那句话:你是个什么人,比你怎么做要重要得多。我们在《中美好家长都为孩子做些什么》这期日课里讲过类似的道理。
***
最后我们再强调一次,想要获得幸福生活,“被接受”是比“地位高”更好的选择。普林斯汀说,这就意味着 ——
要帮助别人,而不是只顾自己的需求;
要关注别人,而不是只想要被关注;
要精心培养深入的关系,而不是收集更多的朋友圈“点赞”;
要让别人感受到接纳和欢迎,而不是自己感觉高人一等。
普林斯汀本人在整个青少年时代都是被忽略的角色。他一心只想学习,不善交际,同学们有什么活动都不带他,有时候还拿他开恶劣的玩笑。结果今天的普林斯汀专门写了一本关于欢迎度的书。
所以我猜,就算你现在的欢迎度不算太高,也不用太担心。
网友评论